【明報專訊】本港自6月13日以來再現本地新冠病毒個案,昨日新增兩宗本地個案,其中59歲男患者居於坪石邨玉石樓,與出現群組爆發的瀝源邨祿泉樓同屬舊長形公屋。祿泉樓群組至今共9宗確診,涉7個單位,其中一個案疑因空氣傳播感染。消息人士稱,最新調查顯示空氣傳播的最大可能性,與長形公屋渠道有關。祿泉樓每層單位的廁所馬桶,原來有一條排氣管與相鄰單位的馬桶相連,但調查發現,包括「中招」單位在內,多戶馬桶排氣管遭移除。有專家表示,排氣管用於平衡污水渠氣壓,移除後會令污水渠氣壓波幅起伏大,帶病毒空氣或會由污水渠縫隙滲出。
調查顯示:移除排氣管 或成空氣傳播主因
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首次(6月2日凌晨)實地視察後曾表示,確診者單位內的渠位、設計等,並無結構性傳染風險,包括沒有如淘大花園的U形聚水器問題;沒有青衣康美樓的改裝糞渠等問題。謝展寰第2次(6月13日)與專家團實地視察、了解空氣傳播成因後則表示,房署已檢查單位內渠管,沒發現損壞,懷疑810室渠管有細微裂縫,若開抽氣扇,室內會形成負壓,病毒微粒經渠管裂縫傳到室內。
不過,本報記者日前到祿泉樓了解,發現該些單位的廁所為「黑廁」,無窗亦無抽氣扇;而10號及12號單位的廁所相鄰,兩個單位的坐廁隔着一道牆,馬桶底部有排氣管連接。但記者發現,多層10號單位的坐廁的排氣管已遭移除,包括有人染疫的810室。消息人士稱,最新調查顯示,形成空氣傳播的最大可能性在於排氣管遭移除,而非抽氣扇造成的負壓。
專家:無排氣管 樓上冲廁渠中空氣或滲樓下
理大屋宇設備工程學系副教授梅國威表示,若廁所無抽氣扇,就不會有負壓環境。他解釋排氣管運作原理,表示連接相鄰單位坐廁的排氣管「全幢樓都通」,用以平衡污水渠的氣壓(見圖),渠內氣壓太高或太低均對整個排污系統不好,「氣壓太高會將渠中的水或氣谷出來,可能排到馬桶內,亦可能排到U形隔氣,甚至從裂縫滲出來;氣壓太低則扯走隔氣內的水,令空氣滲出」。他說,若排氣管遭移除,該些單位污水渠的排氣會較差,渠內氣壓較不容易平衡,「污水渠內的空氣無處可逃,當樓上冲廁時快速冲下來,空氣就會倒灌入屋或滲出」,若污水帶病毒,或會隨空氣同時釋出,以致感染。
單位「門對門」利對流 政府查播毒風險
此外,據了解,是次祿泉樓的調查還包括以電腦模擬單位內的空氣流動。祿泉樓的單位設計,屬「門口對門口」,當「打對面」的住戶打開門窗,會產生對流,空氣會流動到對面單位;若單位有病毒源,病毒或會由一個單位吹至對面單位,政府專家正以電腦模擬調查。
有關祿泉樓調查,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稱稍後一次過公布,其他部門沒補充。
明報記者 林穎茵 黃俊鋒
(抗疫新階段)
專題系列文章
- 研究:弱勢家庭兒童及青少年抑鬱焦慮傾向、學業壓力較高 倡納風險識別因子
- 5.5「手部衞生日」 緊記適時到位潔手習慣 正確潔手7個步驟
- 【肝癌治療】無創組織碎化治療是什麼?養和5月初進行首個治療
- 防護中心:本港新冠活躍程度創近半年新高 籲接種疫苗
- 【精神健康】長者社交孤立比率升至45% 超全球疫情時比率 「無獨有偶計劃」助減孤獨感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