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現精神健康危機 美專家:或加劇抑鬱、濫藥、創傷後遺症 封城孤立焦慮 可致心理創傷
【明報專訊】新冠肺炎疫情對大眾的精神健康影響浮現,美國聯邦機構為災難而設的情緒支援短訊熱線,4月接獲求助是去年同期逾10倍。在封城令下處於隔離狀態及對疫情焦慮等因素,均有可能造成廣泛心理創傷,專家警告或加劇抑鬱、濫藥、創傷後遺症以至自殺等問題。惟美國的精神健康醫療系統本來就缺乏資源,疫情更令不少社區支援中心陷入財困,專家促當局盡快為即將急增的精神健康醫療需求做好準備。

受疫情影響,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特納斯馬戲團的演出取消,成員改為在市內「到會演出」籌集經費,為民眾帶來歡樂的同時,亦令團員保持身心健康。圖為該團上周六在路易斯維爾一場生日會表演。(法新社) 明知要求助 怕中招不敢赴醫院
美國非牟利機構「凱撒家族基金會」3月底的民調顯示,有45%成年人認為疫情損害其精神健康,近兩成人更認為「影響嚴重」。聯邦政府轄下的濫藥及精神健康服務部指出,其災難情緒支援短訊熱線在4月有近2萬宗求助,是去年4月1790宗的逾10倍。網上心理治療公司Talkspace亦表示自2月中起,使用服務的人數上升65%,大多涉及與疫情相關的焦慮情緒,增加的需求幾乎完全符合疫情的地理分佈。來自阿拉巴馬州的輔導員亨德森(Rebecca Henderson)表示,她曾接獲想要自殺的少女求助,對方雖知道自己需要對外尋求支援,但因擔心染疫而不敢到醫院。有支援組織指出,第一波求助的人通常感到焦慮,現時第二波的求助者則感到抑鬱和被孤立,尤其是貧困或處於暴力環境的人。

失業每增1百分點 自殺率升1.6%
疫情帶來的負面經濟影響陸續浮面,令精神健康專家尤其憂慮。有針對2007至2009年經濟衰退的研究推算,失業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自殺率就會上升1.6%。得州的梅多斯精神健康政策研究所藉此建構模型,估計若失業率最終上升5個百分點至接近經濟大衰退的水平,全美或會有4000人死於自殺,另有4800人死於過量濫藥。研究人員強調有關預測並非質疑抗疫措施的必要性,而是希望為醫療系統規劃提供資訊。其他專家及預防自殺組織則避免討論這類大範圍的死亡預測,憂慮引起「傳染效應」,強調自殺成因通常很複雜。
醫保難賠 精神病患支援存積弊
代表逾250個精神健康組織的聯盟4月底宣布,將展開全國行動以應對疫情下自殺問題,聯邦機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所亦有參與。惟即使疫情爆發前,美國受精神問題困擾者所獲的支援亦有限。聯邦數據顯示,美國2018年有近兩成的成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但只有不足一半人有接受治療,全國整體自殺率亦自2001年以來增加31%。有專家認為,部分問題在於當局對待精神疾病的方式,和其他身體疾病截然不同。精神病患者往往難獲醫療保險承擔治療費用,有能力負擔的人通常自費接受治療。
分配不均 社區中心捉襟見肘
受疫情影響,資源分配不均、患者難以接觸支援的問題更加惡化。有調查顯示,多間社區精神健康及濫藥中心因疫情面臨財困,其中逾六成更表示或會於不到3個月內用完資金,現已削減部分項目。美國心理學會等15個組織上周三發表公開信,呼籲聯邦政府提供援助,包括拯救財困的社區中心,以及取消部分醫療費用報銷限制,以免阻礙治療師遙距治療患者。國會通過的「新型冠狀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案」(Cares Act)中,濫藥及精神健康服務部僅獲4.25億美元(約33億港元)的緊急資金。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4月初去信國會,估計需要385億美元(約3003億港元)支援治療師及中心,以及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應對今次疫情。專家認為需採取一系列措施做好準備,包括提供廣泛的精神健康檢查、改善遙距醫療及投入更多聯邦資金。
- 中風|延長急性中風治療黃金3小時 養和醫院應用AI計算可挽救腦組織數量 增嚴重病人康復機會
- 【新冠疫苗】首批抵港BioNTech疫苗德國生產 接種前5類人士應先諮詢醫護意見
-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 【中風可以預防嗎?】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壓力大易誘發 注意小中風病徵 做好3件事減中風機會
- 【新冠疫苗】科興疫苗臨牀有效率由50.38%提升至70% 許樹昌:僅逾千人參與測試 數據太混亂
- 【新冠肺炎】本港兩周確診逾660宗本地個案 油麻地、深水埗、九龍城佔多 梁子超:疫情響反彈警號
- 【新冠肺炎】油麻地小區再增強制檢測大廈 梁子超:三大高危因素重疊 疫情急速反彈信號 專家指源頭不明佔20至50%仍高企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確診個案續增 碧荷樓、新填地街唐樓渠管傳播病毒問題多?測量師:喉管設計、接駁不達標、無U形隔氣(附強制檢測大廈名單)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過去一周確診急升逾兩倍 新填地街唐樓累計27人感染 張竹君憂喉管造成播毒(強制檢測大廈新增名單)
- 【爆拆】皮膚乾燥痕癢兼洗手搓手 出現龜裂易誘發細菌感染 皮膚科醫生建議:潤膚預防皮膚敏感7個貼士
【明報專訊】新冠肺炎疫情對大眾的精神健康影響浮現,美國聯邦機構為災難而設的情緒支援短訊熱線,4月接獲求助是去年同期逾10倍。在封城令下處於隔離狀態及對疫情焦慮等因素,均有可能造成廣泛心理創傷,專家警告或加劇抑鬱、濫藥、創傷後遺症以至自殺等問題。惟美國的精神健康醫療系統本來就缺乏資源,疫情更令不少社區支援中心陷入財困,專家促當局盡快為即將急增的精神健康醫療需求做好準備。
明知要求助 怕中招不敢赴醫院
美國非牟利機構「凱撒家族基金會」3月底的民調顯示,有45%成年人認為疫情損害其精神健康,近兩成人更認為「影響嚴重」。聯邦政府轄下的濫藥及精神健康服務部指出,其災難情緒支援短訊熱線在4月有近2萬宗求助,是去年4月1790宗的逾10倍。網上心理治療公司Talkspace亦表示自2月中起,使用服務的人數上升65%,大多涉及與疫情相關的焦慮情緒,增加的需求幾乎完全符合疫情的地理分佈。來自阿拉巴馬州的輔導員亨德森(Rebecca Henderson)表示,她曾接獲想要自殺的少女求助,對方雖知道自己需要對外尋求支援,但因擔心染疫而不敢到醫院。有支援組織指出,第一波求助的人通常感到焦慮,現時第二波的求助者則感到抑鬱和被孤立,尤其是貧困或處於暴力環境的人。
失業每增1百分點 自殺率升1.6%
疫情帶來的負面經濟影響陸續浮面,令精神健康專家尤其憂慮。有針對2007至2009年經濟衰退的研究推算,失業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自殺率就會上升1.6%。得州的梅多斯精神健康政策研究所藉此建構模型,估計若失業率最終上升5個百分點至接近經濟大衰退的水平,全美或會有4000人死於自殺,另有4800人死於過量濫藥。研究人員強調有關預測並非質疑抗疫措施的必要性,而是希望為醫療系統規劃提供資訊。其他專家及預防自殺組織則避免討論這類大範圍的死亡預測,憂慮引起「傳染效應」,強調自殺成因通常很複雜。
醫保難賠 精神病患支援存積弊
代表逾250個精神健康組織的聯盟4月底宣布,將展開全國行動以應對疫情下自殺問題,聯邦機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所亦有參與。惟即使疫情爆發前,美國受精神問題困擾者所獲的支援亦有限。聯邦數據顯示,美國2018年有近兩成的成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但只有不足一半人有接受治療,全國整體自殺率亦自2001年以來增加31%。有專家認為,部分問題在於當局對待精神疾病的方式,和其他身體疾病截然不同。精神病患者往往難獲醫療保險承擔治療費用,有能力負擔的人通常自費接受治療。
分配不均 社區中心捉襟見肘
受疫情影響,資源分配不均、患者難以接觸支援的問題更加惡化。有調查顯示,多間社區精神健康及濫藥中心因疫情面臨財困,其中逾六成更表示或會於不到3個月內用完資金,現已削減部分項目。美國心理學會等15個組織上周三發表公開信,呼籲聯邦政府提供援助,包括拯救財困的社區中心,以及取消部分醫療費用報銷限制,以免阻礙治療師遙距治療患者。國會通過的「新型冠狀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案」(Cares Act)中,濫藥及精神健康服務部僅獲4.25億美元(約33億港元)的緊急資金。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4月初去信國會,估計需要385億美元(約3003億港元)支援治療師及中心,以及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應對今次疫情。專家認為需採取一系列措施做好準備,包括提供廣泛的精神健康檢查、改善遙距醫療及投入更多聯邦資金。
- 中風|延長急性中風治療黃金3小時 養和醫院應用AI計算可挽救腦組織數量 增嚴重病人康復機會
- 【新冠疫苗】首批抵港BioNTech疫苗德國生產 接種前5類人士應先諮詢醫護意見
-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 【中風可以預防嗎?】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壓力大易誘發 注意小中風病徵 做好3件事減中風機會
- 【新冠疫苗】科興疫苗臨牀有效率由50.38%提升至70% 許樹昌:僅逾千人參與測試 數據太混亂
- 【新冠肺炎】本港兩周確診逾660宗本地個案 油麻地、深水埗、九龍城佔多 梁子超:疫情響反彈警號
- 【新冠肺炎】油麻地小區再增強制檢測大廈 梁子超:三大高危因素重疊 疫情急速反彈信號 專家指源頭不明佔20至50%仍高企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確診個案續增 碧荷樓、新填地街唐樓渠管傳播病毒問題多?測量師:喉管設計、接駁不達標、無U形隔氣(附強制檢測大廈名單)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過去一周確診急升逾兩倍 新填地街唐樓累計27人感染 張竹君憂喉管造成播毒(強制檢測大廈新增名單)
- 【爆拆】皮膚乾燥痕癢兼洗手搓手 出現龜裂易誘發細菌感染 皮膚科醫生建議:潤膚預防皮膚敏感7個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