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全民檢測 |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9.1開始 了解採樣前準備、程序 專家拆解防疫問題和謬誤 繼續抗疫提升免疫力有法
全民檢測9月1日正式開始,已預約參與檢測的人士,採樣前有什麼要準備呢?採樣程序你又知道嗎?部分人士擔心拭子測試的準確性問題,究竟不同的病毒檢測方法又適合哪些人士呢?參與全民檢測會否被收集DNA資料?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已逾半年,但不少市民仍對病毒檢測存有謬誤,加上病毒變得愈來愈惡,因此在可見的將來仍要緊守防疫措施,不能鬆懈!即睇不同專科醫生拆解各類防疫問題和謬誤,還有專家、營養師教你提升免疫力、加強腸道健康,繼續抗疫!
採樣前勿吃太飽免嘔
1/ 已預約進行全民檢測的人士,採樣前要做好什麼準備呢?有採樣小隊組長和助理組長提醒市民採樣前勿吃太飽,有助減少嘔吐風險。組長還指出,正常採鼻腔及咽喉樣本不會咳或嘔,但也會為此做準備,如先給市民紙巾,萬一咳嗽時便可以掩口,處理嘔吐物除了要用稀釋漂白水清理,還要停用有關地方最少15分鐘以換氣。入場等候採樣時,還有什麼要注意呢?
入讀英國神級大學竅門 掌握選科攻略提升競爭力 Jennifer Ma助你考入最TOP大學 立即睇文! |
【新冠肺炎】全民檢測網上預約開始 了解社區檢測中心拭子採樣安排 4 個程序你要知 (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短片)
2/ 如果準備預約參與全民檢測,就要留意以下資訊!包括預約檢測的方式、共141個社區檢測中心的地址和開放時間,以及當日的採樣安排等等……
【新冠肺炎】全民檢測在即 市民對病毒檢測四大謬誤 專科醫生逐一拆解
3/ 新冠肺炎疫情已逾半年,經常聽到不同的病毒檢測方法,如核糖核酸測試中的深喉唾液測試、鼻咽與喉嚨雙拭子測試,除此之外,還有快速測試以及抗體測試。到底不同的測試方式有何分別?不同方法又適合哪些人士呢?一圖話你知!
【新冠肺炎】全民檢測|明天開始 抽取樣本數量少 難以驗新冠病毒兼取得DNA
4/ 政府推行全民檢測,有人擔心第三方會藉此獲得整個基因圖譜,引來私隱憂慮……所抽取的樣本莫非會泄漏DNA資料?!有專家指出,樣本送達實驗室後會決定要分離DNA或RNA,而新型冠狀病毒屬RNA病毒。一般來說,樣本數量太少,只會做一個分離……
【新冠肺炎】第三波病毒變種愈變愈惡? 5個防疫問題你要知
5/ 面對第三波疫情,不少市民已感到「抗疫疲勞」,在疫情反覆情况下,市民還可以做些什麼呢?面對變得愈來愈惡的病毒,這場疫症有機會消失嗎?怎樣才能夠「生活正常多一些」呢?即睇專科醫生為大家拆解5大防疫問題!
【新冠肺炎】港人出現抗疫疲勞?穿雨衣戴手套有效防疫?時刻警剔做好個人衛生 勿忽略生活細節
6/ 這個秋冬疫情會再度反覆嗎?即使已出現「抗疫疲勞」,但為預防自己或家人「中招」,除了繼續口罩不離口外,不少人還會穿上雨衣或長期戴手套,究竟是否有效?原來生活中不少細節都要多加留意!
【新冠肺炎】防疫要提升免疫力 由飲食開始 營養師教你選擇食材、儲糧、自備餐盒貼士
7/ 近日放寬了部分社交距離措施,但不少專家已提醒市民必須保持警惕,注意個人衛生外,增強個人抵抗力也不可或缺。營養師教路在選擇食材時,普通如雞蛋、豆腐、蔬果、魚類等,都含有豐富營養素,原來有助修復免疫細胞、組成白血球等免疫抗體和鞏固免疫系統。還教大家由儲糧到自備餐盒的小貼士!
【腸道健康】腸菌失衡新冠肺炎更惡 增強免疫力 少食添加劑多吃蔬果
8/ 中大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壞」菌多,「好」菌少不但增加感染風險,而且壞菌愈多,病情愈嚴重。專家提醒,提升免疫力,可從改善腸道微生態着手,增加腸道益菌,保持腸道菌種繁多、達到平衡。原來發酵類食物中,如泡菜、味噌含天然益生菌;蒜頭、洋葱含有大量益生元,長期食用有助改善腸道微生態。至於以下這些食物則要可免則免、少吃為妙……
專題系列文章
- 【小腸氣成因】皮下突出物以為是腫瘤?小腸氣卡住小腸 嚴重可致腸臟壞死 了解疝氣修補手術
- 【高血壓】世衛料成年患者近半不知患病 定期運動助降低血壓 減 7mmHg心血管患病率降30%風險(附5招鬆一鬆)
- 【罕見病】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3大徵狀:持續疲倦、皮膚痕癢及變深色 膽管持續發炎可致肝硬化
- 【新冠疫苗】科興接種年齡降至6個月大 明起可打 專家建議首兩針相距4星期 不建議溝針 政府洽溝兒童復必泰
- 【腎結石】誤以為腰痛 夏天患腎結石高峰期?嗜咖啡茶小心?少飲水尿液濃度過高易結石
- 【減肥】BMI 25以上屬肥胖 醫學瘦身新招:藥物、縫胃手術、新一代減肥胃水球知多啲
- 【新冠康復者】學者:Omicron非普通感冒 兩成康復童有長新冠病徵 記憶力轉差、精神不振 3至11歲首針接種率七成多未如理想
- 【酷熱天氣】容易中暑?熱衰竭?炎夏出濕疹、熱痱等問題知多啲 戶外防蚊防曬補水有法
- 餐後凍飲會消化不良?運動後喝凍水致血壓上升?熱飲養生兼解渴?專家拆解
- 【新冠疫情】混合免疫是什麼?接種3針疫苗後再感染是方法?港人第五波後抗體水平正下跌 冬季病毒更活躍?
- 飲牛奶美顏護膚或致暗瘡爆發 中醫西醫拆解 8 個問題
- 【新冠肺炎】疫情仍反覆 積極自救精神健康 留意3大情緒警號 嚴重者及早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