鰂魚涌惠利大廈今早(8日)完成新型冠狀病毒強制檢測後,發現3宗初步確診,大廈已累計7人染疫,其中6人居於04室,包括一名就讀筲箕灣官立中學的中六學生,同單位另有3名成員確診。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午聯同衛生防護中心及環保署人員到該大廈視察後,袁國勇表示,已逾50年樓齡的惠利大廈,同樣有密封式天井,故有可能確診病人的病毒經廚房、廁所的抽氣扇、煙囪等上傳至樓上04室單位,有可能做成垂直傳播,全座大廈的04室住戶均要撤離檢疫。另一方面,大廈11室單位亦出現確診者,袁國勇表示有可能因共用升降機所致。他再籲居民勿打開靠近天井的窗戶,使用廚廁時也只開抽氣扇,同時打開非靠近天井的窗戶,以減低受感染的機會,還要配合強制檢測,以盡快找出隱形傳播鏈源頭。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葵盛西邨、麗晶花園多幢大廈現小型爆疫 如何防走廊病毒入屋? 曾祈殷建議3件事:勿長開大門、冷氣、常開窗
惠利大廈共7人染疫 涉筲箕灣官立中學生
鰂魚涌惠利大廈昨(7日)被列為「受限區域」,今早完成強制檢測後發現3宗初步確診,其中兩人與早前確診個案同一坐向,包括一名筲箕灣官立中學中六生。早前惠利大廈同一坐向的個案中,亦包括一名筲箕灣官中的中六生,兩名學生雖不太認識,但上月尾及本月初均曾回校考試。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稱,因兩人曾在傳染期回校考試,學生可能共用廁所等設施,有傳播風險,因此曾與兩名患者同一時間在學校禮堂考試的約130名學生和多名教職員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須送往檢疫中心。全校師生及檢疫學生的家人亦須強制檢測。張竹君表示,兩名染疫學生於1月尾至2月初回校考試,一人於2月2日出現頭痛病徵,另一人於2月3日有喉嚨痛。2月1至4日為兩人的傳染期。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突擊封區封廈強制檢測市民如何應對?同廈有確診 梁子超:盡早檢測外 長遠自發維持區內衛生真正助防疫
逾50年樓齡密封式天井 確診者病毒經抽氣扇、煙囪垂直傳播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惠利大廈至今發現4宗確診及3宗初步陽性個案,4宗確診居於1404室,其中兩宗初步陽性分別居於1704室及2104室,懷疑大廈出現垂直傳播。環保署代表指出,惠利大廈樓齡53年,有23層共約430戶,大廈約10年前做過外牆維修,曾更換外牆喉管。
專家今日進入有住客染疫的1404、1704及2104室視察,發現外牆及單位內的喉管都有改動。視察後袁國勇表示,大廈03室及04室之間有四邊密封的天井,有可能確診病人放出的病毒經抽氣扇、煙囪效應傳到樓上單位;亦可能經地渠或喉管傳播、尤其廁所地下去水位U形隔氣管失效。他呼籲居民切勿打開向着天井的窗戶,在使用廚房、廁所時,也僅開抽氣扇,同時打開非天井的窗戶,以減低受感染機會。他亦呼籲居民配合強制檢測,因不少大廈有10-30%的住戶沒有應門,他希望及早檢測有助盡快找出隱形傳播鏈源頭。
懷疑確診者與其他單位住戶共用升降機受感染
袁國勇引述大廈住戶稱在廚房洗完菜,經過廁所會聞到地渠傳出臭味,直接證明到喉管的U形隔氣管失效,但他表示現時未能確定是天井煙囪效應,還是喉管導致大廈爆疫,而大廈天井位闊度足夠,檢測後在03室未見有陽性個案,故現階段最穩妥做法是先撤離04室住戶。
袁國勇補充,餘下一宗初步陽性個案居於1811B室劏房,懷疑該單位的住戶因與其他確診者有共用升降機等設施而受感染。
專題系列文章
- bed rotting爛在牀上非放空減壓 專家:影響睡眠兼不利身心健康
- 【深近視】 配戴OK鏡?矯視眼鏡?阿托品眼藥水?使用電子產品謹記「20、20、20」法則
- 保留維他命C 處理蔬果兩大忌:長時間浸洗、熱力 小心攝取過量腎結石
- 【突然離世】喪親之痛難放下 以聆聽和陪伴作安慰 學會擴闊生命 令哀傷「縮小」
- 幽門螺旋桿菌引致胃脹、胃痛 及早檢查治療 解除胃癌威脅
- 痛風石是什麼?尿酸過高結晶體積聚 影響關節外 耳後手肘手指腎臟可結石
-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 12款「骯髒」蔬果檢出210殘留農藥 藍莓四季豆新上榜 牛油果粟米「最乾淨」
- 【膝痛】前膝髕骨上中下3個痛點 成因有不同 跑友常見髕股關節綜合徵
- 【頭皮痕癢】3大常見原因:頭癬 vs 頭皮濕疹 vs 頭皮脂溢性皮炎 對症治療免增脫髮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