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丨煙民中新冠 重症風險倍增(肺腑之言)
【明報專訊】新冠(COVID-19)疫情已經進入第4波,醫學界至今對於什麼才是最有效治療方法,依然莫衷一是。但從過去1年世界各地大量病人分析與研究中,可以得知哪些類別的病人較容易因感染新冠病毒而產生嚴重病徵、併發症甚至死亡。
煙民約1.4至2.4倍機率患重症
除了長期病患(如糖尿、心血管和慢性呼吸病)、年長與男性等較常提及的不利因素外,吸煙也在一些綜合研究的醫學文獻中,發現與嚴重新冠肺炎(包括死亡)有關連。相比非吸煙者,「煙民」約有1.4至2.4倍機率罹患重症。儘管其確實的原因仍未清楚,但是吸煙對於呼吸道的破壞已經是不爭事實:包括增加發炎和氧化等現象,影響細胞結構,削弱呼吸道自身免疫能力等。上述現象都會增加呼吸道受到各種「入侵者」感染的風險。而且,吸煙本身是導致心血管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元兇,間接向新冠患者「貢獻」額外風險。此外,最近亦有初步研究發現,吸煙會在呼吸道增加「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ACE-2)的水平,從而增加新冠病毒經ACE-2受體(receptor)進入身體的機率。
轉吸電子煙會較安全嗎?
與傳統煙相比,電子煙與新冠病毒的研究較少,但最近一份美國史丹福大學與加州大學合作的研究發現,年輕人若吸食電子煙,被診斷患上新冠病毒的風險較不吸煙人士高出5倍;而吸食傳統煙及電子煙的「雙重使用者」,相關風險更高至7倍。由於電子煙跟傳統煙一樣會削弱肺功能和破壞呼吸道局部保護能力,故上述發現並不令人驚訝。
電子煙致肺損傷 增診斷用藥難度
此外,一種名為「與電子煙產品使用相關的肺損傷」(EVALI)的嚴重肺病,近兩年在美國引起廣泛關注,其病徵、X光及電腦掃描影像,都與新冠肺炎十分相近。在新冠疫症肆虐地區,有可能增加前線醫生診斷及用藥的難度。
在新冠疫情下,無論吸食傳統煙或電子煙,除下口罩吸煙都會增加雙手觸摸口和面機率,亦會在吸食過程中交談和咳嗽而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如果煙民在吸煙時,還有另外高風險習慣,包括與同伴分享不同味道的電子煙、飲酒,甚至使用軟性毒品等,「中招」風險更可以大為增加。
因此,不如趁這疫情之下,將電子煙和傳統煙統統戒掉,重新呼吸新鮮空氣,向健康人生重新出發。
文:陳偉文(香港胸肺基金會主席、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 【新冠肺炎】油麻地小區再增強制檢測大廈 梁子超:三大高危因素重疊 疫情急速反彈信號 專家指源頭不明佔20至50%仍高企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確診個案續增 碧荷樓、新填地街唐樓渠管傳播病毒問題多?測量師:喉管設計、接駁不達標、無U形隔氣(附強制檢測大廈名單)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過去一周確診急升逾兩倍 新填地街唐樓累計27人感染 張竹君憂喉管造成播毒(強制檢測大廈新增名單)
- 【爆拆】皮膚乾燥痕癢兼洗手搓手 出現龜裂易誘發細菌感染 皮膚科醫生建議:潤膚預防皮膚敏感7個貼士
- 耳念珠菌跟念珠菌有什麼關係?感染途徑、治療和預防方法? 醫生拆解耳念珠菌常見5大問題
- 【新冠肺炎】豐澤樓污水樣本有新冠病毒 再強制檢測增3患者現病徵 徐德義:過去1星期本地源頭不明個案佔27%
- 新冠肺炎|張竹君:源頭不明個案包括司機、院友、家庭主婦、售貨員、裝修工人、外傭 市民防疫仍須謹慎(新增強制檢測大廈名單)
- 新冠肺炎檢測|42座強制檢測大廈5.5萬人中16確診 新增3大廈須1月8日前檢測(附社區檢測中心地點及深喉唾液收集點)
- 新冠疫苗丨增強疫苗成效(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 131)
- 脊柱側彎非坐姿不正確 源於基因變異 留意3大狀况 青春期篩查助早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