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丨確診患者4日內再破百 袁國勇:冬季病毒生存時間更長 除口罩最危險 籲市民忍耐
【明報專訊】本港4日內第二度新冠病毒確診破百,昨增103宗確診,並有70宗初步陽性個案,包括養和再現院內傳播個案。繼33樓小型醫患爆發,該院腎科透析中心再添一人染疫,中心首名確診者是一度無報告妻子屬歌舞群組的洗腎病人,他洗腎時曾除口罩吃三文治約15分鐘,相距逾1.5米的鄰牀病人與他接觸後8日驗出新冠病毒。港大專家袁國勇指出,牀與牀間有一簾之隔,但料細過5微米的病毒透過空氣傳播。他又稱上次涉小爆發的病人家屬曾在院進食外賣薄餅,兩次傳播均涉除口罩飲食,重申除口罩最危險,籲市民忍耐。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展示養和醫院洗腎病房的圖片,解釋第一名確診者曾除口罩吃三文治,即使病牀之間已拉上布簾,病毒仍可能透過空氣在牀與牀之間傳播。(伍浦鋒攝)
養和醫院腎科透析中心72歲男病人與一名86歲女病人11月24日在同一區域接受透析治療(洗腎),男病人翌日確診。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公布,女病人於11月24和28日的檢測均為陰性,12月1日樣本則呈陽性,計算潛伏期後認為可能在24日洗腎當日感染,形容「似院內傳播」,當時同場洗腎約一兩名病人和部分員工或要檢疫。
牀有布簾阻隔 袁國勇:上方有空氣流動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到養和視察後表示,當首名洗腎者確診時,已知他洗腎時附近有其他病人,但衛生防護中心當時評估所有人均戴口罩,其他病人毋須檢疫,醫院為謹慎起見讓病人在接觸後第1、4和8日檢測。上述女病人在第三次檢測驗出陽性,袁國勇解釋在第8日才驗出陽性代表曾接觸小量病毒,否則應在首5日驗出陽性。當發現第二名病人中招後,袁稱再了解過,發現首名病人曾除罩吃三文治約15分鐘,「已足夠令第二名病人受感染,佢開頭冇講,我哋唔知道」。
袁國勇說,雖然洗腎時會拉上布簾,但上方有空氣流動,除口罩飲食時病人釋放出帶病毒微粒,可散發去鄰牀。至於其他洗腎病人,袁形容「過咗咁多日都冇事,應該都係冇事」。
同院早前爆6人群組 亦涉除罩飲食
養和醫院回覆,新增病人曾於11月26日至12月1日3次在中心接受治療。該院已為25名在中心工作的醫護測試,全部呈陰性,該院正聯絡11月29日至12月1日於腎科透析中心就診的50多人及陪同者盡快接受測試。在12月1日與女病人身處同一區域的兩名病人資料已交衛生防護中心。養和會要求每次到腎科透析中心的所有覆診病人及陪同者均須通過抗原篩查,覆診者亦獲安排每周免費測試。
養和33樓一名末期肺癌病人上周離世後確診,袁國勇昨補充,死者其中一名家人曾去健身中心,有歌舞群組病人曾到該健身中心,將病毒傳開,此家人探過死者,死者再將病毒傳給另外兩名家人。袁續說,詳細查詢下發現,家人曾在院外賣薄餅並除口罩進食。連計同層一名護士和一名管房同染疫,養和33樓相關個案共6人中招。
袁料高峰每日逾120宗
就前日當局公布確診的一名屬歌舞群組的65歲男病人,曾由內地返港,張竹君昨解釋,他是上述養和死者的家人,11月25日透過「回港易」免檢疫由深圳來港,並留在養和醫院照顧家人,30日病發,相信在養和被家人傳染。
袁國勇稱,病毒能於冬季生存更長時間,預期疫情最高峰時每日逾120宗確診,現過百宗個案早於7至14日前傳染,期望剛推的社交距離措施能於未來兩周明顯地控制疫情。
(疫情第四波)
- 【濕疹】回南天兩大因素致異位性皮膚炎發作 皮膚痕癢難斷尾?擔心使用類固醇副作用?
- 關於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傳播、病徵和減低感染等7個問題 嬰幼兒高燒氣促嘔奶即求醫
- 小米可代替白飯?高纖蛋白質低升糖有助控血糖 教你營養新煮意
-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 高尿酸症、糖尿病是為「食」之過 ?老火湯或是元兇之一?注意常被忽略的飲食陷阱
- 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 解構全脂牛奶、脫脂奶、低脂奶、米奶、植物奶、營養奶 哪些非「真正牛奶」?食物敏感人士揀哪種?
- NMN可逆齡抗衰老?過量用或有副作用:腸胃不適、頭痛、傷肝腎、加速腫瘤生長
- 21間社區檢測中心、自費核酸、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科興、復必泰二價疫苗等)、隔離設施最新安排
- 【新冠康復者】咳嗽痰多 煲湯燉梨 紓緩新冠癒後不適 助恢復元氣(養生帖)
【明報專訊】本港4日內第二度新冠病毒確診破百,昨增103宗確診,並有70宗初步陽性個案,包括養和再現院內傳播個案。繼33樓小型醫患爆發,該院腎科透析中心再添一人染疫,中心首名確診者是一度無報告妻子屬歌舞群組的洗腎病人,他洗腎時曾除口罩吃三文治約15分鐘,相距逾1.5米的鄰牀病人與他接觸後8日驗出新冠病毒。港大專家袁國勇指出,牀與牀間有一簾之隔,但料細過5微米的病毒透過空氣傳播。他又稱上次涉小爆發的病人家屬曾在院進食外賣薄餅,兩次傳播均涉除口罩飲食,重申除口罩最危險,籲市民忍耐。
養和醫院腎科透析中心72歲男病人與一名86歲女病人11月24日在同一區域接受透析治療(洗腎),男病人翌日確診。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公布,女病人於11月24和28日的檢測均為陰性,12月1日樣本則呈陽性,計算潛伏期後認為可能在24日洗腎當日感染,形容「似院內傳播」,當時同場洗腎約一兩名病人和部分員工或要檢疫。
牀有布簾阻隔 袁國勇:上方有空氣流動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到養和視察後表示,當首名洗腎者確診時,已知他洗腎時附近有其他病人,但衛生防護中心當時評估所有人均戴口罩,其他病人毋須檢疫,醫院為謹慎起見讓病人在接觸後第1、4和8日檢測。上述女病人在第三次檢測驗出陽性,袁國勇解釋在第8日才驗出陽性代表曾接觸小量病毒,否則應在首5日驗出陽性。當發現第二名病人中招後,袁稱再了解過,發現首名病人曾除罩吃三文治約15分鐘,「已足夠令第二名病人受感染,佢開頭冇講,我哋唔知道」。
袁國勇說,雖然洗腎時會拉上布簾,但上方有空氣流動,除口罩飲食時病人釋放出帶病毒微粒,可散發去鄰牀。至於其他洗腎病人,袁形容「過咗咁多日都冇事,應該都係冇事」。
同院早前爆6人群組 亦涉除罩飲食
養和醫院回覆,新增病人曾於11月26日至12月1日3次在中心接受治療。該院已為25名在中心工作的醫護測試,全部呈陰性,該院正聯絡11月29日至12月1日於腎科透析中心就診的50多人及陪同者盡快接受測試。在12月1日與女病人身處同一區域的兩名病人資料已交衛生防護中心。養和會要求每次到腎科透析中心的所有覆診病人及陪同者均須通過抗原篩查,覆診者亦獲安排每周免費測試。
養和33樓一名末期肺癌病人上周離世後確診,袁國勇昨補充,死者其中一名家人曾去健身中心,有歌舞群組病人曾到該健身中心,將病毒傳開,此家人探過死者,死者再將病毒傳給另外兩名家人。袁續說,詳細查詢下發現,家人曾在院外賣薄餅並除口罩進食。連計同層一名護士和一名管房同染疫,養和33樓相關個案共6人中招。
袁料高峰每日逾120宗
就前日當局公布確診的一名屬歌舞群組的65歲男病人,曾由內地返港,張竹君昨解釋,他是上述養和死者的家人,11月25日透過「回港易」免檢疫由深圳來港,並留在養和醫院照顧家人,30日病發,相信在養和被家人傳染。
袁國勇稱,病毒能於冬季生存更長時間,預期疫情最高峰時每日逾120宗確診,現過百宗個案早於7至14日前傳染,期望剛推的社交距離措施能於未來兩周明顯地控制疫情。
(疫情第四波)
- 【濕疹】回南天兩大因素致異位性皮膚炎發作 皮膚痕癢難斷尾?擔心使用類固醇副作用?
- 關於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傳播、病徵和減低感染等7個問題 嬰幼兒高燒氣促嘔奶即求醫
- 小米可代替白飯?高纖蛋白質低升糖有助控血糖 教你營養新煮意
-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 高尿酸症、糖尿病是為「食」之過 ?老火湯或是元兇之一?注意常被忽略的飲食陷阱
- 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 解構全脂牛奶、脫脂奶、低脂奶、米奶、植物奶、營養奶 哪些非「真正牛奶」?食物敏感人士揀哪種?
- NMN可逆齡抗衰老?過量用或有副作用:腸胃不適、頭痛、傷肝腎、加速腫瘤生長
- 21間社區檢測中心、自費核酸、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科興、復必泰二價疫苗等)、隔離設施最新安排
- 【新冠康復者】咳嗽痰多 煲湯燉梨 紓緩新冠癒後不適 助恢復元氣(養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