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月因污水樣本驗出對新冠病毒呈陽性的彩雲(二)邨豐澤樓,藉強制檢測揭發有居民確診,政府因應港大團隊近日再次在豐澤樓污水連續2至3日驗出陽性,再度向大廈發出強制檢測公告。截至今日(8日)豐澤樓再增3初步確診,來自同一家庭,昨(7日)透過強制檢測發現。3名患者分別在1月6及7日出現病徵。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呼籲即使病徵輕微者,也應盡早接受檢測,避免家居傳播。此外,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徐德義昨指出,自12月31日至1月6日,本港錄得296宗個案,本地個案或與本地個案相關的有268宗,源頭不明個案佔27%;過去兩星期沒有病徵的本地個案佔26%。徐德義表示,政府呼籲市民不要安排及參加不必要聚會,也需嚴格遵照戴口罩等規定。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丨港設83個深喉唾液樣本收集點(附新增收集點名單及社區檢測中心地點)
徐德義:豐澤樓首次強制檢測或有人病毒量低未驗出 專家:宜做多次檢測
上月28日港大團隊公布發現豐澤樓連續5日4個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呈陽性,令政府首次向零確診大廈發強制檢測公告。其後政府再度要求上月15至28日曾逗留豐澤樓逾2小時者,本月6至9日再檢測。徐德義表示,豐澤樓完成首次強制檢測後,相隔數日港大團隊再發現大廈污水樣本連續2至3日驗出陽性,雖然早前逾九成居民已檢測,但可能有人在首次檢測時未病發,病毒量較低而未能驗出,故專家建議居民做多次檢測。
政府早前向42幢大廈發出強制檢測公告,民政事務總署稱透過流動採樣站或社區檢測中心強制檢測的市民,佔相關大廈居民近85%。被問會否追究未檢測的15%居民,徐德義稱此屬民政事務總署初步估算,有些居民可能透過其他途徑檢測。
水務安全學會倡新樓宇改用雙管排水系統
近期部分大廈疑經渠管播毒,香港水務安全學會多名專家撰文,認為現時本港普遍使用單管排水系統,即糞水和污水經同一渠管排放,建議新的樓宇發展項目改為雙管排水系統,將糞水和污水分開排放,可減低交叉感染風險。學會又建議政府強制規定大廈每3年找合資格者檢查排水系統。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梁子超:低溫環境有利新冠病毒存活 專家提醒多飲水注意保暖 室內用加濕器、暖爐要有法
改良深喉唾液樣本收集包 3日內收陰性通知
另外,徐德義昨稱改良了深喉唾液樣本收集包,當中包括樣本瓶、檢測表格、紙漏斗、收集須知,收集包及樣本瓶貼上電子條碼,方便追蹤並透過電腦系統發電話短訊通知市民,一般市民交樣本後3日內會收到陰性通知,倘陽性就會收到電話。政府設網站供市民下載電子檢測紀錄,上月31日下午2時半起收到醫管局、衛生署及社區檢測中心通知陰性結果的市民,輸入身分證號碼及樣本瓶編號,便可下載紀錄。
過年能否放寬措施 食衛局:太快或反彈
被問到農曆新年將至,社交距離措施能否放寬,徐德義表示,第四波疫情與第三波最大分別就是確診數字維持高位,「落得很慢」,若措施放鬆太快,疫情或反彈,故需密切部署。
(疫情第四波)
專題系列文章
- 【腦癇症】機械臂微創手術確認癲癇病源 免開顱更精準 手術時間減半
- 【罕見病】子7歲確診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 活動能力漸失不自怨 母:他是我老師
- 【Monday Blues】研究:在職與否焦慮星期一引發皮質醇高 長期壓力增心臟病風險
- 【躁鬱症】研究:鋰劑可安全應用於躁鬱症治療 副作用發病率低
- 中風病人無法吞口水 以「內窺鏡吞嚥練習」 兩月可拆胃喉
- 醫生:肺癌破壞肺結構致功能受損 一旦感染可致急性呼吸衰竭
- 慢病共治逾13萬人接受「三高」篩查 四成確診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
- 首間婦女康健服務「樂妍站」提供子宮頸癌和乳癌篩查 64歲或以下須先做會員
- 日本百日咳持續蔓延 今年至今感染人數已達去年全年5倍
- C組輪狀病毒港首見 或致腹瀉等急性腸胃炎症狀 袁國勇:避食未煮熟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