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月因污水樣本驗出對新冠病毒呈陽性的彩雲(二)邨豐澤樓,藉強制檢測揭發有居民確診,政府因應港大團隊近日再次在豐澤樓污水連續2至3日驗出陽性,再度向大廈發出強制檢測公告。截至今日(8日)豐澤樓再增3初步確診,來自同一家庭,昨(7日)透過強制檢測發現。3名患者分別在1月6及7日出現病徵。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呼籲即使病徵輕微者,也應盡早接受檢測,避免家居傳播。此外,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徐德義昨指出,自12月31日至1月6日,本港錄得296宗個案,本地個案或與本地個案相關的有268宗,源頭不明個案佔27%;過去兩星期沒有病徵的本地個案佔26%。徐德義表示,政府呼籲市民不要安排及參加不必要聚會,也需嚴格遵照戴口罩等規定。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丨港設83個深喉唾液樣本收集點(附新增收集點名單及社區檢測中心地點)
徐德義:豐澤樓首次強制檢測或有人病毒量低未驗出 專家:宜做多次檢測
上月28日港大團隊公布發現豐澤樓連續5日4個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呈陽性,令政府首次向零確診大廈發強制檢測公告。其後政府再度要求上月15至28日曾逗留豐澤樓逾2小時者,本月6至9日再檢測。徐德義表示,豐澤樓完成首次強制檢測後,相隔數日港大團隊再發現大廈污水樣本連續2至3日驗出陽性,雖然早前逾九成居民已檢測,但可能有人在首次檢測時未病發,病毒量較低而未能驗出,故專家建議居民做多次檢測。
政府早前向42幢大廈發出強制檢測公告,民政事務總署稱透過流動採樣站或社區檢測中心強制檢測的市民,佔相關大廈居民近85%。被問會否追究未檢測的15%居民,徐德義稱此屬民政事務總署初步估算,有些居民可能透過其他途徑檢測。
水務安全學會倡新樓宇改用雙管排水系統
近期部分大廈疑經渠管播毒,香港水務安全學會多名專家撰文,認為現時本港普遍使用單管排水系統,即糞水和污水經同一渠管排放,建議新的樓宇發展項目改為雙管排水系統,將糞水和污水分開排放,可減低交叉感染風險。學會又建議政府強制規定大廈每3年找合資格者檢查排水系統。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梁子超:低溫環境有利新冠病毒存活 專家提醒多飲水注意保暖 室內用加濕器、暖爐要有法
改良深喉唾液樣本收集包 3日內收陰性通知
另外,徐德義昨稱改良了深喉唾液樣本收集包,當中包括樣本瓶、檢測表格、紙漏斗、收集須知,收集包及樣本瓶貼上電子條碼,方便追蹤並透過電腦系統發電話短訊通知市民,一般市民交樣本後3日內會收到陰性通知,倘陽性就會收到電話。政府設網站供市民下載電子檢測紀錄,上月31日下午2時半起收到醫管局、衛生署及社區檢測中心通知陰性結果的市民,輸入身分證號碼及樣本瓶編號,便可下載紀錄。
過年能否放寬措施 食衛局:太快或反彈
被問到農曆新年將至,社交距離措施能否放寬,徐德義表示,第四波疫情與第三波最大分別就是確診數字維持高位,「落得很慢」,若措施放鬆太快,疫情或反彈,故需密切部署。
(疫情第四波)
專題系列文章
- 世界認知障礙症日】醫生:新冠腦霧或損認知 高錕基金中大檢測車早識別60至80歲初期患者緩病情惡化
- 【流感】兒童免疫力較弱首接觸病毒:高燒、喉嚨痛、腸胃不適 及早打疫苗減併發症風險
- 港肺炎鏈球菌感染增 孔繁毅:多於流感高峰後出現 調查:滿50歲六成港人未接種因不知有疫苗
- 新冠BA.2.86易免疫逃逸 感染者病徵頭痛發燒流鼻水 學者稱近年市民多戴口罩乏呼吸道病毒抗體
- 【新冠疫苗】莫德納二價疫苗對曾感染者XBB.1.5中和抗體增7.5倍 月中供港私家醫院診所
- 【膝痛】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配合類固醇注射新療法 港大:紓緩術後疼痛加快康復
- 【深近視】6至8歲學童近視率較疫前升近五成 5個控制近視加深方法
- 港踏入夏季流感高峰期 葉柏強籲開學注意:有發燒、呼吸道感染徵狀勿上學
- 日本排核污水憂海產有輻射?專家:避吃吞拿魚、比目/金目鯛、貝殼等3類海產 鯖魚較安全
- 【猴痘】再增感染個案 7月至今27宗 25歲男潛伏期內在港有高風險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