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標靶藥; 莫樹錦; IPASS;

【男性健康】最佳男主角:小心鬼祟腎癌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腎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有助排走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因此大家都很關注腎病如慢性腎病(CKD)及腎衰竭;然而也不要忽略腎癌,如果在中晚期確診,除了有可能要將腎臟切除,對身體機能帶來極大影響,擴散後病人更有可能需要緩和醫療(Palliative Care) 。

 

腎癌
(natali_mis@iStockphoto)

 

腫瘤變大 才現徵狀

腎臟位於腹膜以外、肋骨保護的位置,是一個很私密的地方,意味着很難察覺有任何病變。一般情况下,腎癌腫瘤長得很大才會有徵狀,令病人延遲治理。昔日很多病人在確診時已有徵狀,包括有血尿、腹部有硬塊、貧血,甚至癌症已經擴散,只能切除整個腎臟,或以免疫系統治療來控制擴散。

照超聲波助及早辨認

近年來,人們愈加注意健康,多了接受超聲波或電腦掃描,才能在腫瘤仍很小時確診,得以在早期治療。很多身體檢查套餐以驗血為主,但無法反映有否腎癌,因此,如果擔心的話,應考慮接受泌尿系統的超聲波檢查。超聲波檢查的普及,亦改變了腎癌的治療策略——現在可以用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腫瘤,保留部分腎臟,未必要把整個腎切去,令病人仍有「一個半」的腎功能。

 

醫生從超聲波檢查發現有異後,可安排病人進一步接受電腦掃描,如發現腫瘤位置並證實無脂肪成分,基本上已經診斷為腎癌,毋須抽針活檢,可以立即制定療程。確診後,醫生亦要檢查另一邊腎的功能、了解有否癌症擴散或腎臟靜脈堵塞。如果病人其中一邊腎功能較弱,偏偏另一邊較健康的腎有腫瘤,全切後很可能要「洗腎」過活;及早診斷的好處是,病人有較大機會只割除腫瘤,並留有大部分健康的腎,得以保存腎功能,腎癌根治的機會亦較高,壽命得以延長。

 

跟其他癌症相比,腎癌可說是被動的癌症,既沒有腫瘤標記,亦難預防,成病原因與基因變異有關;如果是先天性VHL腎癌(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兩邊腎臟都有腫瘤,不過不常見,屬於家族遺傳。如果腎癌已擴散,對電療及化療的反應不大,即使目前有標靶藥可治,但晚期病情一向難處理,因此定期接受身體檢查,才可避免憾事發生。

 

作者簡介:香港男士健康學會召集人、泌尿科專科醫生

文:傅錦峯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