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陽性】核酸檢測和快測呈陽性患者 居家隔離須戴電子手環4個須知
【明報專訊】衛生署昨更新新冠病毒檢測陽性人士手冊,除交代如何派發電子手環外,亦列明患者於何時可脫下。衛生署表示,新安排適用於即日起的呈報個案,或兩個網上平台申報的個案,適用於核酸檢測和快速測試陽性患者,提醒患者居家隔離期間必須佩戴手環,以確保遵從法例要求,不可離開家居範圍。有關電子手環的4個須知(見表)。
核酸檢測和快測陽性患者居家隔離 今起須戴電子手環 4個須知
新冠病毒檢測陽性者,若被安排在家隔離,即日起須佩戴電子手環。衛生署昨晚發出新聞稿交代,稱有政府人員上門派發和協助佩戴,患者另須安裝「居安抗疫」程式,但未有說明患者呈報後等待多久才會獲發手環。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講座教授高本恩憂新措施或減患者呈報意欲,未能有效減少社區傳播,並建議政府若要恢復與外地往來,長遠應取消強制隔離政策。
相關文章:【快測】港新冠陽性個案呈上升趨勢 BA.5個案全球佔52% 附確診後患者或家人7個注意事項
電子手環上門派發 患者須安裝「居安抗疫」程式
衛生署昨更新檢測陽性人士手冊,除交代如何派發電子手環外,亦列明患者於何時可脫下(見表)。衛生署表示,新安排適用於即日起的呈報個案,或兩個網上平台申報的個案,提醒陽性患者居家隔離期間必須佩戴手環,以確保遵從法例要求,不可離開家居範圍。
中秋佳品Online盡購 限時優惠低至5折 多款中秋禮盒任你揀 立即選購! |
翻查資料,新冠疫情於2020年初爆發,政府當時為減少抵港者將病毒帶入社區的風險,要求他們在家接受檢疫,並推出電子手環和「居安抗疫」程式,以確保檢疫者不會離家。至同年底,政府進一步要求抵港者入住指定檢疫酒店,其後取消強制佩戴電子手環的要求。
張竹君:僅居家隔離者須戴手環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被問及新安排適用範圍時,重申只有居家隔離者須佩戴手環,惟沒回應呈報後多久才會獲發手環,以及如何確保患者佩戴。
相關文章:【快測】快速測試覆檢25%屬陰性或拒交樣本 即日起快測陽性呈報須核酸檢測
港大高本恩憂手環致市民不願呈報
港大學者高本恩昨於Twitter撰文,稱本港近日個案數字維持3000宗水平,惟按目前核酸檢測陽性比率和港大「感染時點患病率」,推算本港現每日有約7000至8000人受感染,即僅三分之一至一半個案有呈報。他憂慮推出電子手環將令市民更抗拒呈報,最終雖能減少陽性個案數目,但實際上只是患者不呈報,無助減少社區傳播。高另引述港大研究顯示,過去4波疫情,單靠隔離患者和個案追蹤未能遏止疫情,質疑電子手環本身亦對減少社區感染效用有限。
高本恩及後接受本報查詢時解釋,市民不希望被監測,推出電子手環或致快速測試陽性的市民不願呈報,最終令無呈報個案比例上升。他認為現行強制隔離政策令市民、旅客或商務客抗拒,建議政府若要在11月實施有條件免檢疫入境,現應着手部署取消強制隔離,改為向患者作「隔離建議」,並發出確診證明以便他們申請病假。
(新冠疫情)
- 【胃酸倒流】6個典型症狀:胸口灼熱、反酸、吞嚥不順、喉嚨有異物感、咳嗽、口苦 中醫:飲食不節壓力大肝胃不和
- 【口罩測試】消委會抽查30款彩色口罩測試BFE、PFE、含菌量及透氣度 6款總評分最高口罩
- 【新冠】第五波確診者沒打針病死率較已打3針者高約70倍 注意長者染疫初無病徵第4天變差
- 【小腸氣成因】皮下突出物以為是腫瘤?小腸氣卡住小腸 嚴重可致腸臟壞死 了解疝氣修補手術
- 【高血壓】世衛料成年患者近半不知患病 定期運動助降低血壓 減 7mmHg心血管患病率降30%風險(附5招鬆一鬆)
- 【罕見病】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3大徵狀:持續疲倦、皮膚痕癢及變深色 膽管持續發炎可致肝硬化
- 【新冠疫苗】科興接種年齡降至6個月大 明起可打 專家建議首兩針相距4星期 不建議溝針 政府洽溝兒童復必泰
- 【腎結石】誤以為腰痛 夏天患腎結石高峰期?嗜咖啡茶小心?少飲水尿液濃度過高易結石
- 【減肥】BMI 25以上屬肥胖 醫學瘦身新招:藥物、縫胃手術、新一代減肥胃水球知多啲
- 【新冠康復者】學者:Omicron非普通感冒 兩成康復童有長新冠病徵 記憶力轉差、精神不振 3至11歲首針接種率七成多未如理想
- 【新冠疫情】日增7死 醫管局:入院重症升幅顯著 醫衛局料9月或日增3萬人染疫1400人入院
- 【新冠變種】Omicron BA.2.75 傳播力高於BA.5 英美澳加德正傳播 世衛籲復口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