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大醫學院團隊早前已發現Omicron在支氣管組織的病毒複製量較Delta多近70倍。其後另一發現,有別於原始病毒、Delta及其他變種病毒株,Omicron可以靠另一類蛋白酶進入細胞,而相關蛋白酶多見於支氣管,或可有助解釋其特性,團隊下一步將研究以藥物抑制相關蛋白酶。
相關文章:【新冠變種】快速測試呈陽性/社區檢測中心陽性短訊通知怎辦?Omicron、Delta有潛伏期確診續增
港大:比較Omicron、Delta、原始病毒株 前者在支氣管病毒複製量較Delta多70倍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陳志偉的團隊比較新冠病毒原始病毒株、Delta及Omicron等變異病毒株,早前已發現Omicron在支氣管組織的病毒複製量較Delta多近70倍。團隊其後進一步發現,原始病毒及Delta等均需要ACE2受體及TMPRSS2蛋白酶進入人體細胞,但Omicron除了可靠以上途徑,更可依賴細胞蛋白酶,另覓途徑進入細胞,研究結果已於《自然》期刊發表。
細胞蛋白酶上呼吸道常見 助分析Omicron傳播機制
陳志偉表示,此類細胞蛋白酶較常見於人體上呼吸道,或可解釋Omicron在上呼吸道感染效率更高的原因,幫助了解其特性,全球醫學界仍在努力分析其傳播機制。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科興/BioNTech復必泰疫苗第一針或第三針、兒童接種、即日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流動接種車、公立醫院、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先導計劃安排(更新2022年1月28日)
病毒不斷演變非一定毒性減弱 將研抑制劑遏Omicron傳播
他說團隊下一步研究將包括尋找新的抑制劑對付細胞蛋白酶,以助遏止Omicron傳播,並會研究Omicron的新分支「BA.2」的分別,以了解其演變史。
陳分析,病毒會不斷演變,讓自己更容易傳染更多人,但不代表再變異後一定會減弱毒性,故一方面社會應盡快提高新冠疫苗接種率,同時要了解病毒特性研發更多治療方法,才可確保未來有條件與病毒共存。
(新冠疫情)
專題系列文章
- 開學不久即發燒、傷風咳嗽? 家長注意8個求醫警號 及早求醫提防傳染
- 本港三成新手媽媽有產後抑鬱 研究:有薪產假增 產後婦女抑鬱徵狀減22%
- 【開學】學童健康使用電子產品 護眼3「B」法則家長都要識
- 開學在即 學生精神健康注意4R:休息、人際關係、放鬆、抗抗力
- 相隔9300公里做活豬胃手術 中大瑞士院校合研磁控內窺鏡技術 冀治偏遠地區病人
- 日本兩食物中毒案:餐後腹瀉驗出痢疾桿菌 旅館泉水疑受諾如病毒污染
- 新冠病毒株JN.1後代KP.2漸流行 許樹昌料新疫苗防重症及死亡
- 港大研究:甲型流感重症患者併發急性腎損傷 風險超新冠患者一倍
- 港新冠陽性比率持續升 防護中心:「初劑」簡化 接種mRNA疫苗一針視作完成
- 世衛證逾40奧運選手感染新冠 全球病例確診率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