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面對身體不適和殘疾,性生活難免障礙重重,有何應對方法?
■王:王志鵬
■邱:邱貴生
1. 肌肉痙攣
邱:患者在性行為前可先浸泡暖水,加速血液循環,放鬆肌肉,有助減少肌肉抽搐及痙攣。
2. 失禁
邱:部分中風及脊椎神經患者不能控制肛門肌肉,因此出現失禁。患者與伴侶性事前可避免進食,並預先鋪下膠墊,與伴侶事先溝通,讓對方有心理準備。
3. 勃起功能障礙
王:針對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醫生除了處方俗稱「偉哥」的威而鋼口服藥,亦會教導患者使用真空助勃器;儀器製造負壓,令陰莖充血勃起,患者再以膠環套在陰莖底部,防止血液流失。
4. 性器官等敏感帶失去感覺
王:患者可浸泡在暖水或匿在被窩裏,做感官集中練習(sensate focus),發掘敏感帶。練習中,患者需要感受被撫摸的感覺,感受撫摸哪個部位令自己感到最愉悅、舒服,甚至有興奮的感覺。
專題系列文章
- 研究:弱勢家庭兒童及青少年抑鬱焦慮傾向、學業壓力較高 倡納風險識別因子
- 5.5「手部衞生日」 緊記適時到位潔手習慣 正確潔手7個步驟
- 【肝癌治療】無創組織碎化治療是什麼?養和5月初進行首個治療
- 防護中心:本港新冠活躍程度創近半年新高 籲接種疫苗
- 【精神健康】長者社交孤立比率升至45% 超全球疫情時比率 「無獨有偶計劃」助減孤獨感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