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愛美一族為提升皮膚光澤、保持妝容持久,在化妝前會塗上妝前底霜(Primer),卻不知多塗或會干擾荷爾蒙分泌,甚至增加患癌風險。消費者委員會檢視37款妝前底霜成分標籤,發現20款標榜具防曬效能的樣本中,有18款含可能或潛在干擾內分泌的防曬成分或抗氧化劑,LANEIGE、SHISEIDO、clé de peau和shu uemura等牌子榜上有名(見表);整體有超過六成樣本標示含香料或香料致敏物質。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本港現時沒有專屬法例監管化妝品,促請有關機構共同制訂優先關注清單,加強消費者安全意識,同時呼籲廠商適時檢討產品配方。
消委:20防曬妝前底霜 18款成分或擾內分泌 港沒專屬法例監管
消委會從市面購入37款妝前底霜樣本,每支售價108至995元。20款標榜具防曬效能的樣本中,七成半(15款)標示含有用作吸收紫外線的防曬成分「EHMC」、3款標示含防曬劑「胡莫柳酯」、3款標示含防曬劑「奧克立林」及13款標示含抗氧化劑「BHT」。20個樣本中,只有GUERLAIN和HOURGLASS兩牌子樣本沒有標示含上述成分。
引研究稱或損生殖 增患癌風險
消委會引述歐盟研究指出,EHMC、胡莫柳酯和奧克立林均屬「可能干擾內分泌物質」,其中EHMC具明顯雌激素和小量抗雄激素,對生殖發育有負面影響。而有助穩定化妝品的BHT,則屬「潛在干擾內分泌物質」,動物研究發現該物質或會刺激皮膚和眼睛,建議用家在使用後留意眼、唇位置有否出現泛紅或痕癢等情况。
消委會表示,現時世界各地包括歐盟、內地和美國均允許使用上述3種「可能干擾內分泌物質」,惟丹麥研究發現,有關成分可經不同途徑影響荷爾蒙水平,除可影響性荷爾蒙、削弱生殖能力、導致新生嬰兒生殖器異常、提前青春期,亦會增加罹患乳癌或睾丸癌風險等。
相關閲讀:【防曬】選擇防曬霜 PA幾多+才適合?建議皮膚白淨揀 3+以上 古銅膚色選1至2+
未測試成分濃度 難評安全否
是次報告未有測試樣本中上述成分濃度。黃鳳嫺稱難以評論樣本是否安全,惟她提到,歐盟、內地等已為上述成分規定使用濃度上限,舉例兩地均限制EHMC使用濃度不超過10%,歐盟亦已制訂專屬《化妝品條例》,反觀香港兩者均沒有,她認為最理想固然是制定專屬法例,但現時化妝品受《消費品安全條例》監管,建議有關組織訂立優先關注清單,就有關物質作風險評估,有需要時修例。她重申,該3種物質沒嚴重程度之分,呼籲消費者尤其孕婦、餵哺母乳者、兒童及青少年盡量減少接觸。
至於沒有防曬聲稱的17款樣本中,亦有兩款顯示含BHT。全部樣本中,有21款顯示含香料,16款含不同種類的香料致敏物質,消委會提醒容易對香料過敏的人應避免選用。
相關閲讀: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廠商稱符歐盟條例要求
消委會引述部分廠商包括SHISEIDO回應稱,相關產品配方中的EHMC濃度符合歐盟《化妝品條例》規定上限,而BHT及奧克立林濃度亦符合歐盟相關建議的安全濃度水平。
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在選購及使用妝前底霜時,可先在手部較粗糙範圍試用產品,觀察其遮蓋細紋的效果,並可在手腕內側範圍試塗,留意會否引起皮膚痕癢或泛紅等不良反應。會方又提醒準備懷孕、懷孕中和餵哺母乳期間的女士,可挑選配方較簡單產品,不必追求聲稱功效多元、卻含可能干擾內分泌物質的化妝品,以策安全。
(消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