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新冠病毒疫情反彈,港大數據顯示病毒即時繁殖率已重上超過1的水平,即每名患者可傳染多於一人。港大專家袁國勇促請港府立即加強控疫力度,否則新一波疫情「慘烈程度就好大」。天文台9天天氣預測料最高溫度會由31℃跌至27℃,袁國勇表示病毒於秋涼天氣可生存更久,籲市民進入「嚴密戒備狀態」。
即時繁殖率反彈 憂新一波慘烈
據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最新數據,病毒即時繁殖率自7月26日跌破1,於0.4至0.6的水平浮動,至9月底回升,並於9月30日再次突破1,達1.035。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若要控制疫情,就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他說第三波疫情接近100人死亡、3000多人感染,若目前不及時控疫,等到個案上升後才加強措施,「慘烈程度就好大」,因目前已踏入秋涼,病毒在環境中生存的時間更長,「不要等到爆發好嚴重才增加(防疫)措施,市民應由現在開始進入嚴密戒備狀態」,以盡早找出及切斷隱形傳播鏈。
據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早前研究,環境溫度對病毒的存活時間有影響,新冠病毒不怕冷只怕熱。研究顯示,病毒在22℃環境下可存活14日,37℃的環境可存活2日,56℃的環境可存活30分鐘,70℃的環境則只能存活5分鐘。
衛生署長陳漢儀昨表示,2020/21季度「疫苗資助計劃」已於昨日開始,她說流感病毒與新冠病毒可能會於冬季同時來臨,同時感染兩種病毒或加重病情,呼籲市民、尤其是高危群組及早接種流感疫苗。
專題系列文章
- 【肥胖】全球5至19歲近1/10屬肥胖 增糖尿、心臟病風險 超加工食物所致
- 【精神健康】港大估算:去年港人自殺率升 學童輕生率減半 25至39歲男升幅最大主因財務
- 新一季流感疫苗接種9.25開始 涵注射式滅活疫苗及噴鼻式減活疫苗
- 【精神健康】港學童睡眠時間不足 睡眠失調影響情緒及學業 中大研AI改善
- 【精神健康】專家:男士多怕尷尬 家事、壓力不願求助 籲勇敢踏出第一步
- 應對過敏症學童病發 家校合作過敏反應應對方案 處理緊急狀况
- 【開學在即】陪伴孩子閒談減焦慮 提升學習適應力
- 日本腦炎感染至發病4至14日 港6年來首宗 患者發燒頭痛及嘔吐
- 調查:逾四成濕疹患者稱過往治療無效 港大推無副作用保濕霜 減誘發免疫反應
- 測試2款學生鞋致癌物「六價鉻」超標 消委:腳沾濕有敏感紅疹應停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