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7月為有紀錄以來最熱一個月,中文大學研究指出,熱夜會增加2.43%死亡風險,持續出現熱夜,亦會令死亡風險增加。大廈林立的中上環及銅鑼灣市區,以及新市鎮如元朗及天水圍是熱夜「重災區」,研究人員認為是因建築密度高擋風,建議在市區增加綠化設施,並在城市規劃設計街道時應順應風向等。
全日最低溫度為攝氏28度或以上即為熱夜,按天文台數字,上月為有紀錄以來最炎熱的月份,更出現連續11日熱夜。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聯同本地專家分析2006至2015年的10年數據,以出現熱夜數字與死亡人數作統計模型分析,計算酷熱天氣對死亡風險的影響,發現熱夜會增加2.43%死亡風險,連續出現5天熱夜更增加6.66%的死亡風險,而女性及長者更受影響。
相關文章:【中暑急救】中暑、熱衰竭睇徵狀可分辨 急救導師教處理4步驟
小街狹窄新市鎮建築密難散熱
研究亦分析2011至15年的氣溫紀錄,顯示除了銅鑼灣、旺角等鬧市出現較多時數熱夜,荃灣、元朗、天水圍等新市鎮亦是熱夜重災區。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