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乳癌】癌症復發非末路 精準剿滅「寡轉移」
【明報專訊】對癌症的康復者來說,癌症的轉移或擴散是他們揮之不去的夢魘。若癌症轉移到其他器官,就意味已發展到第4期,亦即俗稱的末期,根據傳統定義,就是不能治癒。
然而近年腫瘤學界發現,部分「第4期」或已轉移的腫瘤影響範圍不大、數目較少,稱為「寡轉移」(oligometastases);若配合高效治療方案,仍有機會長期控制「末期」病情。
■個案
持續背痛 原來乳癌復發
2012年春天,45歲的陳女士終日忙着處理家務,背部脊骨的疼痛總是揮之不去。她希望這些疼痛只是和最近過度操勞有關,但心中難免有些擔心。乳癌已經醫好6年有多,應該算「斷了尾」吧?
7年前,陳女士發現左邊乳房有一硬塊, 隨後的化驗報告確診乳癌。接着就是為期半年的標準治療,包括手術,6個周期共18周的化療和為期5周的放射治療。陳女士也接受了為期5年的荷爾蒙治療,並在2011年完成。她慶幸自己完成了這5年的治療,服用荷爾蒙藥副作用很輕微。她日常生活漸漸恢復正常,孩子也很順利升上中學,快要參加公開考試了。
可是背痛持續了幾個星期都沒有好轉,陳女士買了一些止痛藥吃,但效果不明顯。痛楚持續惡化,令她難以入睡,咳嗽時痛楚尤其嚴重。
癌細胞破壞骨質致骨折
數天後,陳女士忍住痛楚到街市買餸,天雨路滑不慎滑倒。她的背部感到前所未有的痛楚,痛楚甚至蔓延到胸部兩側和上腹位置。街坊馬上致電999把她送到醫院。
急症室為陳女士照X光,發現胸椎第6節脊骨有壓縮性骨折。急症室醫生調高了止痛藥的劑量,並把她送到腫瘤科病房繼續醫治。
胸椎壓縮性骨折在年輕女子身上出現並不尋常,故醫生懷疑陳女士乳癌復發,並轉移到脊骨,癌細胞破壞骨質結構而導致骨折。
盡快為陳女士安排了磁力共振和正電子掃描。磁力共振確定了胸椎第6節的骨折構成脊椎神經嚴重壓迫。正電子掃描發現高活躍的癌症腫瘤復發,但只局限在胸椎第6節脊骨之上,其他器官沒有腫瘤復發的迹象。
骨科專科醫生(脊柱外科)緊急為她進行了脊椎神經減壓和脊骨固定手術。術後她的痛楚明顯減輕,病理化驗結果證實腫瘤為乳癌復發。
■寡轉移:腫瘤最多5個
腫瘤復發多數同時影響多個器官,過去,末期癌症的治療目標以紓緩為主,希望能保持病人的生活質素和盡量延長存活時間。但隨着近年影像診斷學的技術提升,醫學界發現有一部分的「擴散/轉移」腫瘤只影響較少部位,稱為「寡轉移」。
術後5年生存率可達50%
「寡轉移」腫瘤學定義為:轉移腫瘤數目等於或少於5個,其中一個器官腫瘤數目不多過3個。寡轉移的癌症若配合有效的局部治療(手術、放射治療、射頻治療等),病人仍然有相當高的比例能長期控制病情。
「寡轉移」現象首先在腸癌病人身上發現。研究發現若轉移只影響肝臟,而且手術能把之完全切除,病人的5年生存率仍可達30至50%。隨後醫學界發現,局部腦、肺、骨、淋巴等轉移,若能將之切除或消融,病人就有可能長期存活。
■治療方法
立體定位放射 對準腫瘤避開神經
針對「寡轉移」的局部治療方法,過去以手術切除為主。隨着放射治療技術的提升,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能把高劑量放射線準確集中於腫瘤上,並避開正常的組織。數據顯示,SBRT對局部轉移腫瘤的控制比例,1年內可達90%以上,和手術相若。對一些不適合接受手術的病人,或腫瘤位置不適合施手術的個案,SBRT提供了一個安全有效的選擇。
病情穩定 可維持正常生活
確認陳女士的病情屬「寡轉移」,手術後加上高劑量放射治療盡量提高腫瘤的控制機會。手術後4周,我們為陳女士在公立醫院安排了胸椎部位的SBRT。SBRT把高劑量的X光準確傳送到受腫瘤侵害的椎骨,同時避開了3毫米以外的脊骨主神經。在進行SBRT治療的3天期間,陳女士沒有出現明顯副作用。SBRT外,治療團隊亦為病人進行第二線荷爾蒙治療,並加上雙磷酸鹽(bisphosphonate)以提升骨質密度,減少骨折風險。
直到2017年(復發後5年),陳女士病情一直保持穩定,每年一次的檢查都沒有發現腫癌有再度活躍的迹象,生活維持正常。SBRT治療亦在多間公立和私家醫院陸續開展,令更多適合的病人受惠。
文:林泰忠(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臨牀助理教授)
圖:林泰忠、SomkiatFakmee@iStockphoto
編輯:蔡曉彤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乳癌】精準診斷乳癌病理分類及期數 訂個人化治療方案提升療效
- 【乳癌食療】患者常見的3個飲食問題 營養師拆解治療前後選低脂、低糖、高纖食物原因 減復發風險
- 癌症遺傳常見於乳腺癌及大腸癌 基因檢測查找高危致癌基因
- 【乳癌】診斷三部曲 術前化療、標靶治療縮小腫瘤 為患者盡量保存乳房
- 【乳癌】3公院設診所跟進康復者 護士盼擴至全港
- 健康新知:不煙不酒 乳癌為何選中我?
- 醫學滿東華:乳癌篩查報告異常=患上癌症?
- 【乳癌電療】善用呼吸法護心 減輻射引致心病風險
- 醫學滿東華:乳房抽針 粗幼要識分
- 醫徹中西:不同癌症 康復調理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