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零手術化療電療 腫瘤100%消失
至於本月初引發討論的,是於美國的「單中心單臂」研究,對象為第二或三期直腸癌患者。所有患者必須接受病理檢查,確定腫瘤屬於高MSI(微衛星不穩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詳見「知多啲」)。MSI是免疫治療的生物標記(biomarker),高MSI腫瘤患者若使用免疫治療,會比傳統化療加標靶藥更為有效。研究人員為患者施予每3星期1次的免疫抑制藥物PD-1抑制劑,為期半年。
結果在半年療程裏,所有12名患者(100%)的腫瘤均於內窺鏡、磁力共振及正電子掃描檢查裏完全消失;所有病人均毋須接受手術,又或化療及電療跟進,治療的免疫副作用亦相對溫和。研究仍在進行中,計劃招募30名患者。
腫瘤切除——手術切除是根治直腸癌的唯一手段;如腫瘤屬於中晚期,需用電療聯合化療先將腫瘤縮小,方能將腫瘤切除。(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FatCamera@iStockphoto)
復發及長期治癒率未知之數
此研究結果無疑是革命級!首先、治療有效率100%,成效顯著; 第二、病人能避免承受手術或電療化療後遺症。以免疫治療作為根治手段是嶄新的治療策略,有望推展至其他腫瘤。但必須提醒大家:
1. 只有5%至10%直腸癌患者,屬於高微衛星不穩定腫瘤;故此,這治療策略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採用
2. 此研究只是於美國單中心的小型研究,故此100%有效率的結果能否應用於不同地區的患者,仍有待大型的多中心研究去確認
3. 迄今只公布了早期研究結果,故此,長期復發率及治癒率,以及腫瘤消失是否代表長遠根治等問題,仍是未知之數
現階段,手術切除配合電療化療仍是治療直腸癌的黃金標準。但無疑,此研究的初步結果,開啟了以免疫治療作為根治手段的研究大門,亦為直腸癌病人帶來新的希望。
(明報製圖)
相關文章:【本港十大常見癌症】致命癌症首3位:肺癌、大腸癌及肝癌 注意胰臟癌新症10年增九成
■ 知多啲:高MSI腫瘤 免疫治療更有效
微衛星不穩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腫瘤,是指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於修復錯誤DNA序列方面存在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MMR-d),引起微衛星序列長度改變。許多臨牀研究證實,MSI與多種癌症有關,當出現高微衛星不穩定(MSI-H),患癌風險有可能會增加。成因除了遺傳疾病以外,後天偶發因素亦會引致。
免疫治療對高MSI腫瘤特別有效。研究又顯示,於晚期癌症而多線化療失效的患者,無論是任何類型的實體腫瘤(solid cancer),採用免疫療法的有效率都高達30%至40%。故此,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早於2017年已批准免疫治療應用於後期及多線化療失效的微衛星不穩定實體腫瘤。另外,研究亦證實高MSI的後期大腸癌病人,使用免疫治療作為一線治療,比傳統化療加標靶藥更有效。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蔣子樑(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臨牀助理教授)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