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子宮頸癌與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簡稱HPV)關係密切,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天怡指出,HPV經由性接觸傳播到子宮頸時,令子宮頸細胞變化而導致癌症。有多個性伴侶或過早有性行為,曾經感染性病,免疫能力低如愛滋病或其他免疫系統病症、吸煙等,都是患上子宮頸癌的高危因素。
疫苗減九成罹患風險
子宮頸癌早期病徵並不明顯,包括不正常陰道出血,例如月經中間或行房後出血,以及異常的陰道分泌。後期的病徵包括:骨痛、背痛、盆腔痛、雙腳水腫、大小便困難等。
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彭少良建議女士,甚至是男士接受子宮頸癌疫苗注射,令身體對HPV產生抗體。現時市面上最流行的是9價子宮頸癌疫苗,「9價」是9合1的意思,可預防9種不同型號的HPV,從而減低近九成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同時亦能預防陰道癌、陰唇癌、肛門癌和生殖器官濕疣。
張天怡補充,除了注射子宮頸癌疫苗外,有大型研究顯示,接受子宮頸細胞檢驗(又稱為柏氏抹片檢查),能夠減低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透過定期抹片檢查,可及早發現子宮頸病變,阻止癌症形成。年齡介乎25至64歲和有性接觸的女性,應接受抹片檢查,如果連續2次結果正常,建議每隔2至3年再作檢查。65歲以上而從未接受過抹片檢查的女性亦可以接受檢驗。
專題系列文章
- 重組流感疫苗是什麼?劉宇隆:適合對雞蛋過敏者接種 盧寵茂:母嬰院設賽諾菲三價滅活疫苗孕婦可接種
- 港大研究:行得快助保護呼吸系統 降患癌風險 肺癌尤顯著
- 【肥胖】全球5至19歲近1/10屬肥胖 增糖尿、心臟病風險 超加工食物所致
- 【精神健康】港大估算:去年港人自殺率升 學童輕生率減半 25至39歲男升幅最大主因財務
- 新一季流感疫苗接種9.25開始 涵注射式滅活疫苗及噴鼻式減活疫苗
- 【精神健康】港學童睡眠時間不足 睡眠失調影響情緒及學業 中大研AI改善
- 【精神健康】專家:男士多怕尷尬 家事、壓力不願求助 籲勇敢踏出第一步
- 應對過敏症學童病發 家校合作過敏反應應對方案 處理緊急狀况
- 【開學在即】陪伴孩子閒談減焦慮 提升學習適應力
- 日本腦炎感染至發病4至14日 港6年來首宗 患者發燒頭痛及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