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大及科大研究人員招募未曾染疫、已接種兩劑復必泰者抽取血液樣本研究,發現復必泰誘發的「ZCB11」有效對抗Delta、Omicron BA.1和BA.2等。中和抗體「ZCB11」可用於製作疫苗。領導研究的港大學者稱,初步發現ZCB11對Omicron BA.4和BA.5亦有效,需待更詳細分析確認。有關研究已於《自然通訊》線上發表。
相關文章:【新冠康復者】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實施 關於兒童、成人、長者、康復者未或已接種疫苗的7個問題 注意康復紀錄二維碼有效期6個月
港大科大研究:復必泰誘發中和抗體ZCB11 有效對抗Omicron BA.1和BA.2
新冠變異病毒株Omicron免疫逃逸能力強,曾染疫或已完成接種疫苗亦可受感染。研究人員招募34名未曾染疫、已接種兩劑復必泰者抽取血液樣本研究,發現復必泰誘發的ZCB11有效對抗Delta、Omicron BA.1和BA.2等。另利用「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發現ZCB11會與Omicron受體結合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結合,阻止病毒入侵人體細胞,建議ZCB11可用於研發疫苗。
相關文章:【快測】港新冠陽性個案呈上升趨勢 BA.5個案全球佔52% 附確診後患者或家人7個注意事項
學者:接種復必泰染Omicron後產生ZCB11水平低 未能預防感染
研究人員亦向染BA.1的敘利亞倉鼠注射ZCB11,發現可阻止病毒在肺部繁殖,建議可用作免疫療法。
領導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陳志偉向本報解釋,接種復必泰者染Omicron後產生的ZCB11水平低,未能預防感染,建議可研究如何利用現有疫苗技術平台,更針對誘發身體產生ZCB11;治療方面則可直接注射高劑量ZCB11。
專題系列文章
- 研究:弱勢家庭兒童及青少年抑鬱焦慮傾向、學業壓力較高 倡納風險識別因子
- 5.5「手部衞生日」 緊記適時到位潔手習慣 正確潔手7個步驟
- 【肝癌治療】無創組織碎化治療是什麼?養和5月初進行首個治療
- 防護中心:本港新冠活躍程度創近半年新高 籲接種疫苗
- 【精神健康】長者社交孤立比率升至45% 超全球疫情時比率 「無獨有偶計劃」助減孤獨感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