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的第四波疫情,連續多天維持感染確診雙位數,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目前個案回落速度慢,加上冬至、聖誕節街上人頭湧湧,顯示市民對防疫措施支持度愈來愈低,不排除假期後疫情反彈。至於聯合醫院出現院內超級傳播,共有12名病人及7名員工確診新型冠狀病毒,其中「超級傳播者」84歲婦初次入院時檢測呈陰性。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今(28日)在港台節目表示,應對需高度護理如餵食、抽痰等的病人,設嚴謹的重複檢測機制,當病人第一次檢測陰性時,應在3至5日後再檢測。
聯合醫院有非與超級傳播者同病格病人初確
聯合醫院出現本港新冠病毒疫情下,最大規模的院內超級傳播,其2D懷安科及內科病房昨暫無新個案,維持12名病人及7名員工染疫,當中一名71歲女病人危殆;60至70名職員須檢疫。被視為超級傳播者的84歲婦曾入住的兩個病格均有病人感染;醫管局昨披露該患者沒住過的另一病格亦有一名患者初步確診。政府昨刊憲,要求12月15至27日到過聯合2D病房及深切治療部(ICU)的人強制檢測。
曾到聯合2D病房及ICU需強制檢測
食物及衛生局發言人昨表示,聯合醫院2D病房及ICU短期內出現多宗確診個案,曾到訪者可能有較高的感染風險。政府就強制檢測刊憲,要求12月15至27日曾到聯合2D病房(位於醫院P座2樓)及ICU(位於醫院S座1樓)的任何人,包括但不限於工作人員、病人及訪客,立即接受檢測;如已在25至27日期間接受測試,則獲視為遵守強制檢測公告。
檢測站設院外球場 醫局籲醫護驗病毒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表示,為配合政府強制檢測,醫院會聯絡曾到有關病房探訪的家屬,告知強制檢測要求,政府檢測承辦商會於聯合醫院旁的球場設置檢測站,今日起至本月31日運作。他補充,所有2D及ICU的患者均完成檢測,又稱政府協助設立檢測站,有助減輕醫管局的檢測負擔,鼓勵醫院員工到檢測站驗病毒。
劉又稱,12名染疫病人分佈於2D病房的3個病格,有關超級傳播者沒有入住的一個病格,亦有一名病人感染。對於一名患者早在本月16日病發,即超級傳播者入住病房兩天前,劉說有患者入院時氣喘,但不代表早已感染病毒,暫維持日前院內爆發的推斷。
劉指出,染疫的職員均在2D病房工作,院方會暫停部分服務,並調配人手到2D協助。院方已加強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在該病房所有病格加裝空氣清新機(HEPA Filter);並提醒前線加強警覺,為入院後肺片沒進展的病人再檢測。
梁子超:新冠病毒潛伏期14日 醫院防疫需檢視
對於聯合醫院60至70名職員須檢疫,梁子超表示,院方需加強感染防控工作,加上未來數日天氣轉凍,聯合醫院應考慮將部分急症個案轉介其他醫院。他指出,新冠病毒潛伏期14日,只靠入院篩檢有漏洞,令醫院防疫容易被突破,認為醫管局需檢視。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同一節目亦表示,新冠病毒有潛伏期,病人入院時如未發病,未必驗到病毒,認為要為高危病人重複檢測,但是公立醫院地方不足有限制,相信難以安排獨立地方給高危病人接受觀察。
袁國勇:第四波個案回落速度慢 料假期後疫情反彈
此外,本港連續多天維持感染確診雙位數,袁國勇表示,目前個案回落速度慢,加上冬至、聖誕節街上人頭湧湧,顯示市民對防疫措施支持度愈來愈低,不排除假期後疫情反彈。他呼籲市民繼續保持社交距離,若再收緊措施便是「禁足」,相信業界會更艱難、怨聲載道。
袁國勇昨接受無綫新聞《講清講楚》訪問,被問到目前須否再收緊防疫措施、有何新方向,他回應說如再收緊措施,「基本上是禁足,直程要落閘關舖」,反問市民和業界能否接受。
他說社交距離措施有效,但本港邊境措施並非滴水不漏,建議市民嚴守社交距離,等待接種疫苗,認為醫護人員因經常接觸病人,應最早接種,相信疫苗到港後有望控制疫情。
(疫情第四波)
專題系列文章
- bed rotting爛在牀上非放空減壓 專家:影響睡眠兼不利身心健康
- 【深近視】 配戴OK鏡?矯視眼鏡?阿托品眼藥水?使用電子產品謹記「20、20、20」法則
- 保留維他命C 處理蔬果兩大忌:長時間浸洗、熱力 小心攝取過量腎結石
- 【突然離世】喪親之痛難放下 以聆聽和陪伴作安慰 學會擴闊生命 令哀傷「縮小」
- 幽門螺旋桿菌引致胃脹、胃痛 及早檢查治療 解除胃癌威脅
- 痛風石是什麼?尿酸過高結晶體積聚 影響關節外 耳後手肘手指腎臟可結石
-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 12款「骯髒」蔬果檢出210殘留農藥 藍莓四季豆新上榜 牛油果粟米「最乾淨」
- 【膝痛】前膝髕骨上中下3個痛點 成因有不同 跑友常見髕股關節綜合徵
- 【頭皮痕癢】3大常見原因:頭癬 vs 頭皮濕疹 vs 頭皮脂溢性皮炎 對症治療免增脫髮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