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胡途中西:是醫師,也是建築師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我曾經以媒人來比喻我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所扮演的角色——為西醫及中醫作媒,先讓雙方認識、交流、合作,然後結合彼此的知識來共事。不約而同地,前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余秋良教授也認同,中西醫結合在不少的情况下就像一場婚姻——只要雙方情投意合,剩下需要處理的也只是「繁文縟節」等程序問題,這些都可透過磋商而解決。

IJOP梳理中西醫協作困難

不過,余教授更相信他活像一把犁刀——就是翻鬆土壤,盡可能把窒礙中西醫結合治療的雜草異物清除,整理出一幅讓中西醫結合治療茁壯成長的好土壤。例如他近年積極推動的中西醫醫學平台及中西醫協作路向調查(IJOP),便是一個為了找出梳理中西醫協作困難的計劃,包括以專訪面談及問卷調查的形式,去了解中西醫結合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難處;以及以病患為主,探討雙方協作的可行模式等。此平台也會舉辦不同類型的研討會、專題講座及公開交流會議等,令中醫西醫有更多機會互相交流認識。余教授希望這個平台可產生一個驅動中西醫結合的摩打(引擎),讓中醫西醫雙方認同協作,並吸引更多醫護界人士加入這個行列,這樣才能夠將此持續發展下去。

建構平台 打破中西醫「代溝」

我也認同發展中西醫結合治療的過程中,充滿各種大大小小的程序問題。而IJOP就像一個放大鏡般,詳細查找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棘手細節,並有系統地分析,然後讓大家出謀獻策,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例如發現中醫西醫雙方欠缺有效溝通語言時,負責醫學訓練的大學或其他機構,能否提供短期課程或自學教材,以打破藩籬;又或某些中西結合治療方案因欠缺臨牀數據支持而難以推行時,附屬於大學的研究診所可否在收集臨牀數據一事上幫一把呢?

而我和中大醫學團隊的工作之一,正是努力建構一個穩固的平台及框架,讓各大有心有才的醫護人員更心無旁騖地貢獻其所長,令中西醫結合治療更上一層樓。

原來,我們不僅是媒人,也是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建築師,而中西醫結合的宏偉建築正是在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構建起來。

作者簡介: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主任

文﹕胡志遠醫生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7/M70515o-1.jpg;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