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常見徵狀肩膊不平衡 嚴重可影響心臟和肺 或暗藏小腦病變(醫路同行)
【明報專訊】小朋友站立姿勢不正確很常見,最近有父母帶同5歲小孩求診。他的臨牀徵狀很輕微,主要是媽媽覺得他肩膊不平衡,這是脊柱側彎其中一個常見徵狀。原發性脊柱側彎是最常見類型,患者脊椎在出生時並無異樣,在童年時逐漸變形。據統計,青少年脊柱側彎流行率約2%至4%,原發性脊柱側彎通常不會對病人日常生活構成問題,輕度至中度脊柱側彎也不會引致背痛,或壓住神經、心臟或肺部。只有嚴重脊柱側彎會引致心臟和肺部問題,女生患嚴重脊柱側彎的比率是男生8倍。如果側彎角度嚴重(Cobb angle大於50度),需要手術矯正。典型原發性脊柱側彎是右胸椎彎曲,也就是患者胸椎向右側凸出。如果患者屬左胸椎彎曲,又或是多過一個曲面,就必須考慮其他脊髓疾病的可能。
小腦扁桃體「下移」 致脊髓空洞症
上述小孩屬於非典型脊椎彎曲,因此為他安排磁力共振掃描,發現他患有小腦扁桃體下疝,並且引致嚴重脊髓空洞症!小腦扁桃體下疝是一種腦部結構畸形,以第一型最常見,即小腦扁桃體比正常延長、變扁並向下方「走位」,通過與脊椎相接的枕大孔下移到椎管內。輕微小腦扁桃體下疝在兒童很常見,通常會隨年齡增長而改善,但如下疝範圍超過5毫米,令到枕大孔過度擠迫,較大可能出現徵狀。
小腦扁桃體下疝的臨牀徵狀繁多,常見包括:枕部頭痛、頭暈、頸椎痛、惡心、嘔吐、視力問題;嚴重會引起腦幹受壓而產生四肢無力、四肢疼痛等,更甚者會因為呼吸心跳突然停頓而猝死。較嚴重個案由於顱頸交界區堵塞,引致腦脊髓液動力異常,產生腦脊液循環不暢及積聚於脊髓之中,有約70%機率引致脊髓空洞症,導致脊椎肌肉張力不均及脊柱側彎(30%至50%)。小腦扁桃體下疝引致嚴重的脊髓空洞症需要及早醫治,若忽略或拖延可引發脊椎神經功能衰退,產生四肢無力和感覺異常,脊柱側彎情况也會愈來愈嚴重!
這個小朋友接受了後顱窩減壓手術,把部分後腦顱骨及頸椎第一節椎管切除,清除蜘蛛網膜黏連,再將腦脊椎膜擴大提供額外空間給脊髓液流動。他術後3天出院,覆診時見他活蹦亂跳到處走,相信脊髓空洞症和脊柱側彎情况將可逐漸改善。根據文獻,接近七成病人手術後情况會好轉,但如果脊柱側彎太嚴重,病情可能會持續惡化,所以及早發現治療很重要。
文:黃海東
(中大醫院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 高血壓患者運動中途暈倒不治 醫生:感異常氣喘作悶頭暈即停運動 勿自行配藥
- 【深近視】中大研究:滴阿托品眼藥水 首證有助兒童預防近視 長遠可防青光眼等併發症
- 全球兩成兒童患濕疹 港大等研究發現有生物製劑可改善基因突變嚴重過敏患者皮膚痕癢病情
- 調查:婦女不運動4大原因 96%未達世衛每周150分鐘帶氧運動標準
- 【結核病】肺癆半年70患者屬3至24歲就學年齡 長期咳嗽、痰帶血及早求醫
- 【體能之巔】渾身肌肉未必力量最強?操肌過急易受傷 「build肌」3大竅門
- 【致敏原】港45%過敏患者對曱甴敏感 第二常見 中大發現7種新致敏原 (附防曱甴滋生方法)
- 21間社區檢測中心、自費核酸、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科興、復必泰二價疫苗等)、隔離設施最新安排
- 一氧化碳中毒難察覺 可致昏迷、腦神經受損或死亡 衛生署:勿吸食水煙
- 【大鼠戊型肝炎再現】拆解甲型至戊型5類病毒性肝炎傳播途徑、潛伏期及治療 及早驗血防無聲惡化(更新2023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