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臉盲症,又稱「臉部識別能力缺乏症」(prosopagnosia),即是有辨識人臉的障礙,無法從腦袋中抽取過往與對方經歷過的信息。伊利沙伯醫院內科顧問醫生陳龍達指出,當病人不是因視力問題而無法辨認人臉,而那張臉曾跟患者有許多互動經歷,甚至覺得家人朋友「個個樣也差不多」,那便有可能是臉盲症。患者因負責臉容和身體識別等工作的右腦梭狀回(fusiform gyrus)功能受損或無法運作,導致難以辨識他人容貌。臉盲症可分為發展性及後天兩大類別,前者天生已有臉盲問題,但不一定與遺傳有關;至於後者,患者會因腦創傷、腦癌、認知障礙等而導致臉盲。
臉盲症徵狀:無法辨認人臉 分發展性及後天兩大類
電視劇中不時出現患「臉盲症」的角色,他們視力正常、智力正常,又不是失憶, 偏偏無法辨認眼、耳、口、鼻組合成的容貌,分不清長相,結果鬧出不少誤會。這種怪病,絕非編劇為劇情需要而創作。美國最新研究顯示,每33人中約有1人患發展性臉盲症!香港大學曾於2008年在《美國醫學遺傳學雜誌A輯》發表研究報告,指本港發展性臉盲症患者比率為1.88%。
一張臉,是每一個人的「身分證」,大家一看就能識別誰與誰。但對某些人而言,這張「身分證」跟白紙沒兩樣,難以認人!
臉盲症可分為發展性及後天兩大類別:
‧發展性臉盲症:
相對較常見,患者天生已有臉盲問題,但不一定與遺傳有關
‧後天臉盲症:
患者因腦創傷、腦癌或認知障礙症等導致問題
徵狀:家人朋友個個差不多樣
陳龍達指,臉盲症的研究並不多,而且較多集中發展性臉盲症。「從腦神經科看,其中一類臉盲症患者存有facial perception問題,即病人無法整合兩張臉孔其實是同一張臉孔,因而認不出昨日的『你』與今日的『你』,其實是同一個『你』,反而把今日的『你』認作是新的『你』。」
「另一類臉盲症是聯想障礙(associative),病人無法透過聯想辨認一個人,例如患者雖然能夠認出這幅相的男生跟那幅相的男生是同一人,卻無法勾起這男生的相關資訊;那就是不能把相中臉容,跟大腦儲存的臉容連結,因而無法認出相中男生其實是自己兒子!」
陳龍達補充,「單純認不出一個人,不能說是臉盲症。例如我現在透過視像會議接受你(記者)訪問,日後在街上碰面,或有可能認出對方;也有可能因大家只見過一次,腦部沒有強烈記憶,你認不出陳醫生也不為奇。但如果覺得家人朋友『個個樣也差不多』的話,那便有臉盲症的徵狀」。
影響人際關係 睇劇混淆角色
人與人之間的「相認」,更重要是透過臉容識別,認知大家存在什麼關係、有什麼回憶和經歷等,這些資訊均可從大腦提取出來。但臉盲症患者卻因負責臉容和身體識別等工作的右腦梭狀回(fusiform gyrus)功能受損或無法運作,導致辨識他人容貌時,難以把相關信息抽取應用,出現不同程度的臉盲症。
大部分發展性臉盲症患者的臉盲程度輕微,他們大多可自己找到其他認人的代替方法,沒有帶來許多情緒影響。然而陳龍達指,他們要長期面對社交困擾等問題。「因為認人能力較差,別人看在眼內,可能誤以為他故意扮不認識人,影響彼此關係;或因為要比一般人費勁認人,要多望幾眼或不停打量對方衣著等,令人感覺奇怪,在人際互動上構成壓力。」
「臉盲症患者常常經歷有人跟自己對話後,弄不清對方是誰的尷尬和誤會,容易有挫敗感。」伊利沙伯醫院高級臨牀心理學家陳詠詩(Iris)說,除社交困擾外,臉盲問題也影響患者的職場關係,就連生活樂趣也未能如常人般享受。
「例如同事們閒來傾某同事的八掛事,但患者連相關同事是否在現場也認不出來!日常娛樂如睇戲,臉盲症患者要認出劇中人物的臉,實在困難,例如劇中個個也是穿西裝,究竟誰是誰呢?於是對劇情發展感到混亂,看戲的樂趣便沒有了!」Iris說。
相關閲讀:小朋友眼疾問題 近視、青光眼、白內障非小事 及早察覺慎防影響視力發展
無標準治療 觀察其他特徵認人
發展性臉盲症患者大多病徵輕微,患者往往不當一回事。「他們很多時不為意自己有問題,就算自覺有問題也甚少睇醫生,可能認不到人沒為他帶來很大影響。」陳龍達稱,醫學文獻至今也沒有特定有效治療臉盲症的方法,部分人自我發展一套認人方法,「例如寫下簡單描述,『戴眼鏡打呔的就是陳醫生』,幫自己認人」。
臨牀心理學家亦會協助患者建立認人技巧。Iris認為,患者最重要是接受自己有強弱項。雖然沒有標準治療方案,但會因應病情提供專注能力、語言能力、記憶力、空間概念、執行能力等評估。並與患者一起制訂「認人」方法,例如觀察和記認對方其他特徵,協助他們適應生活和重投工作。類似方法,不論對發展性或後天臉盲症患者,也是萬變不離其宗。
陳龍達稱,臉部識別能力是一種從小發展高度專業化的視覺認知能力。過往有研究指,5歲小孩的臉部識別能力已趨成熟。「整體而言,隨年齡增長,臉部識別能力愈漸成熟。成年人的臉部識別能力會較兒童好,但當步入衰老,臉部識別能力也會老化衰退,尤其在70歲後較為明顯。」
個案:認眼鏡髮型 誤當兩人為同一人
發展性臉盲症
個案1:藉身高聲線分辨教師
Sandy(化名)說她的女兒常常自嘲是臉盲群組。「在街上碰見同學的媽媽,與對方閒聊離開後,女兒立即問我:『她是誰?』其實那個媽媽跟我們蠻熟,曾一起吃飯逛街行山……追韓劇時,女兒最常問我的並非劇情,卻是『這是誰』?那是幾乎每集都出現的角色啊!」
自覺有臉盲問題的女兒,從小已透過觀察別人身高、髮型、衣著、聲調語氣等來建立認人方法。Sandy說,「例如她跟我分享學校有兩個體育教師,同是戴眼鏡和紮馬尾,她一直以為是同一人,後來經同學提醒,才透過身高和聲線辨別出是兩名教師」。
後天臉盲症
個案2:腦創傷後突臉盲
Thomas(化名)因交通意外導致腦創傷,面對突如其來的臉盲症,他不但認不到伴侶和家人,連自己也認不出來!某天經過大廈玻璃幕牆,看見反射出來的影像,理性上知道那是自己的影像,但就是認不出!那種震撼令他驚嚇。
伊利沙伯醫院高級臨牀心理學家陳詠詩稱,由於Thomas年輕,接受能力強,加上以正面和積極態度面對臉盲症,經1年多治療,能夠掌握「認人」方法。「他特製一個公司組織表,張貼所有同事相片,並記錄各人約2至3個特徵,例如某人臉上有墨痣、戴眼鏡等。至於並非一起工作但出入公司常遇見的人,他的策略是主動向大家打招呼。」
個案3:認知障礙 配偶當陌生人
李伯伯某天發現家中來了陌生人,受驚報警。其實「陌生人」是跟他相處逾30年的配偶!當時李伯伯的認知障礙症已進入中後期。
伊利沙伯醫院內科顧問醫生陳龍達指,相對發展性臉盲症,後天臉盲個案較不常見,但患者及其家人面對的問題和困擾更嚴重和複雜。患者多因腦中風、腦癌、認知障礙症或腦創傷等導致臉盲症,有可能是伴隨其他病患的徵狀,重點是找出對患者影響更深遠的疾病。
相關閲讀:【世界認知障礙症日】及早察覺輕度認知障礙 避免認知功能衰退 關心患者及照顧者(附7個 防老養生法則)
知多啲:發展性臉盲患者 三分之二病情輕微
臉盲症臨牀個案向來不多,臨牀心理學家陳詠詩工作20年間,跟進過的後天臉盲症個案只有單位數字。
醫學期刊Cortex剛於今年刊登一篇有關臉盲症的大型研究報告,由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主持,合共3116名年齡由18至55歲人士參與。結果發現,發展性臉盲症比率有3.08%,即每33人中有1人可能患有發展性臉盲症,當中三分之二病情屬輕微。上述研究結果,較過往研究指發展性臉盲症約2%的比率略高。
香港大學曾於2008年在《美國醫學遺傳學雜誌A輯》發表研究報告,指本港發展性臉盲症患者比率為1.88%。
文:王思澄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