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菇菌低脂高纖,含豐富礦物質;但亦有指菇菌濕毒,又有泥味噏味。究竟菇菌是好是壞?
註冊中醫指「菇菌是被污名化了」;註冊營養師亦指出,菇菌含有其他蔬菜較少的營養素,適合減肥和高血壓人士食用。
只要識揀識食,菇菌有營又美味
食用菇菌熱量和脂肪低,十分適合想控制體重的人士。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營養師陳星輝指出,菇菌含有水溶性纖維,包括β-葡聚醣,幫助降低膽固醇;亦富含礦物質鉀,有助穩定血壓。
配合其他蔬菜 攝不同營養
陳星輝表示,不同菇菌的營養略有不同,舉例說,冬菇纖維素是白蘑菇的2.5倍,但兩者鉀質相若,而秀珍菇的鉀質含量較突出。另外,草菇的硒含量,在常見的菇菌當中比較出眾,硒在體內結合維他命E,成為抗氧化物,減低自由基對身體的損害。
「減肥人士希望體重下降,但又需要攝取足夠營養、蛋白質和礦物質,同時要控制熱量和脂肪的攝取,菇菌就正好符合他們的飲食目標」,但陳星輝提醒,不要因菇菌低脂就只吃菇菌,要達到均衡飲食不能只吃一種食材,「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取3份蔬菜,每一份熟蔬菜等於半個中號碗(即約300毫升容量飯碗)的分量,菇菌屬於蔬菜類,富含礦物質和纖維,而綠葉蔬菜和瓜類則有菇菌較少的維他命C和葉酸,兩者配合一同食用,可攝取不同的營養素」。
從中醫角度看,仁濟醫院葵青區中醫診所註冊中醫戴尉玲指出,菇菌生長在陰暗潮濕地方,屬於陰、寒、濕的食物,但對一般人而言,仍是相對平和的食物,只要配搭得宜,適量食用,是很適合大眾的食物。不過,除了靈芝以外,其他菇菌沒有太大藥效,但仍是健康可口的食材,「例如木耳有清肺作用,補血作用可能比其他菇菌好,但功效卻又不如紅棗」。
濕疹發紅出水 不宜吃菇菌
乍看菇菌老少咸宜,為何有人「聞菇色變」?戴尉玲表示,的確有幾類人士不太適宜食用菇菌, 第一類是對菇菌過敏的人,第二類是濕疹正在發作的人,再者就是痛風和腎病患者。
戴尉玲補充:「濕疹大致分為濕和熱兩種,但患者一般都有熱,所以要戒熱氣食物和發物,如燒鵝、煎炸食物和海鮮等;但如果濕疹是偏濕,就同時要戒濕冷食物,其中包括菇菌。」戴強調,患處發紅出水的濕疹發作期才忌食菇菌,「菇菌屬於陰寒濕的食物,會加劇皮膚問題,不利康復;不過如果濕疹沒有發作,病情穩定,毋須特別戒菇菌,反而蝦、蟹、燒鵝更需要禁忌,菇菌是被污名化、妖魔化了,說成一吃了就會發,其實它不屬於發物;但如果真的擔心,可以選擇曬乾的菇」。
台式飲料比菇菌更濕
一般說起「濕」就離不開「毒」,菇菌是否毒呢?戴尉玲解釋,「毒」其實是一個形容詞表示非常、極之的意思,所以濕毒就是極濕的意思,「說菇濕毒有點誇大了,若濕疹發作中,吃了當然是濕毒,但對一般人是否濕毒?我認為不是」。她稱,菇不算十分濕,反而台式飲料又凍又甜更濕,因生冷食物本身已經損傷脾胃,甜又生痰,痰阻礙和損傷脾胃,可是大家都忽略其害處。
痛風患者,對菇菌是否要避之則吉?陳星輝解釋,由於痛風患者體內嘌呤代謝失衡,攝取過量嘌呤可能增加血液中尿酸濃度,導致尿酸鹽積聚於關節引發紅腫及痛楚。「菇菌中,以秀珍菇和乾冬菇較多嘌呤,所以痛風患者應避免大量進食。不過,菇菌普遍用作配菜,食少少,令菜式更加鮮味,仍可作為痛風患者日常均衡飲食一部分。」
鉀質較豐富 腎病人士少吃
至於腎病人士,陳星輝表示,如果病人腎功能較差,不能夠過濾血液中的鉀,醫生會建議限制進食高鉀食物,而菇菌鉀質較豐富,腎病病人要減少進食。另一方面,菇菌是纖維的來源,會刺激腸道蠕動,因此,腸胃不適、腹瀉人士,減少吃菇菌以紓緩腹瀉徵狀。
知多啲:靈芝保不老? 中醫:功效被誇大
菇菌是個大家庭,家族成員多到令人眼花撩亂,當中有身價不菲的菇菌,如靈芝、牛肝菌、羊肚菌,是否特別健康有益?
《神農本草經》記載,靈芝「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氣,堅筋骨,好顏色,久服輕身不老延年」,戴尉玲指出,靈芝比一般菇菌的保健功效較為顯著,但不少功效都被誇大,加上古時野生靈芝生長在懸崖峭壁,採摘十分困難,因此價格昂貴。她表示,服用靈芝可以長生不老之說太「浮誇」,但它也有一定保健作用,能夠延緩衰老、延年益壽,不過,以往醫家很少用靈芝入藥,保健用途只在民間流行,現今中醫有時也會入藥處方,作增強抵抗力、補肺氣、改善體質之用。
至於牛肝菌和羊肚菌,陳星輝指出,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鮮羊肚菌的鈣質和鐵質相比起冬菇、蘑菇、秀珍菇及草菇都較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的數據則顯示,水浸發的牛肝菌中鉀含量明顯比秀珍菇多。陳認為其昂貴價值在於其獨特風味。
文:杜欣勇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 跑友注意:膝內側疼痛未必韌帶、半月板問題 或鵝足滑囊炎 P.OL.I.C.E 急救
- 腹痛勿掉以輕心 緩解婦科腹痛有法: 按穴+心情調節
- 怎樣才達到高強度運動?HIIT刺激神經再生、改善心血管健康 中風患者可做?
- 網球肘有徵兆:握拳、提重物、轉動門把疼痛加劇 前臂負重增風險
- 逆齡抗衰老要三管齊下?認識「生命時鐘」:染色體端粒 控制細胞衰老
- 水中太極怎樣做? 全身運動兼練氣 「耍」走呼吸道疾病
- 需要補鈣嗎?更年期、骨質疏鬆病人怎樣吸收鈣質?鈣片會致腎石嗎?
- 被踢出FDA健康名單:白麵包、乳酪、早餐穀物中添加糖是「元兇」?哪些食物符合新標準?
- 【匹克球】pickleball集網球×羽毛球×乒乓球 訓練心肺手眼協調
- 胃氣從何來?哪些食物易在腸胃內產生氣體?消化健康注意9個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