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宏於2014至2016年在香港5間公立醫院作研究,報告刊於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期刊,發現如果孕婦體內乙肝病毒指數高,嬰兒感染風險大大增加。研究數據來自641名女性和654名嬰兒(13對雙胞胎),所有嬰兒在出生後12小時內均接受了乙肝免疫球蛋白,也完成整個乙肝疫苗接種計劃。然而,仍有1.1%嬰兒成為乙肝攜帶者,而這些嬰兒的母親的乙肝病毒指數全部高於17,000,000 IU/mL。結果又發現,若孕婦病毒指數低於171,821 IU/mL,嬰兒感染率為0%。由此可見,乙型肝炎病毒指數高的孕婦,其嬰兒感染乙肝病毒的風險較高。
懷孕28周起服藥 傳播率可降至0%
乙肝攜帶者或患有慢性乙肝的孕婦,如何降低下一代患病的風險?根據歐美的指引,建議孕婦在懷孕期間檢驗乙肝病毒指數。張嘉宏引述2016年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探討孕婦服食抗病毒藥物替諾福韋(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對預防乙肝病毒在母嬰傳播的成效。結果顯示,在第28周乙肝病毒指數超過200,000 IU/mL的孕婦,在沒有服食抗病毒藥下,約有7%嬰兒受感染;相反服食替諾福韋後,乙肝病毒傳播率明顯較低,甚至降至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