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談健康:當年香港鼠疫橫行
【明報專訊】我們都知道,鼠疫細菌最早是在香港發現的,時間可追溯至125年前。當年,香港只是一個小漁港,今天已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城市。
從香港醫學博物館的資料可以知道,香港在1894年的時候,居住環境非常惡劣,幾乎完全沒有公共衛生設備,人口擠迫,沒有適當的排水系統,更沒有乾淨的食水來源,在這環境下,最終出現鼠疫大型爆發。鼠疫在香港持續出現了差不多30年,其間死亡人數不絕。當時,鼠疫死亡率高達九成,但由於大家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致多人死亡,所以在社會引起很大的恐慌。最終,在西洋醫學的科學家努力之下,由巴黎的細菌學家在患者屍體中檢驗出引致鼠疫的病菌,才解開鼠疫為禍的謎底。

▲圖片來源︰明報圖片 鼠疫又名黑死病,傳染性非常高,死亡率也非常高。其實,早在香港爆發之前,鼠疫已在廣東省一帶肆虐,但香港人口稠密和居住環境擠迫的因素,有利鼠輩橫行,成為鼠疫大爆發的溫牀。據悉,當時的太平山區是指定華人聚居地,但並沒有任何城市規劃,亦沒有什麼社區建設。大量因為謀生來到香港的內地人,也擠在這個小小的區域,無論房屋、食水等都異常缺乏;加上當時並沒有公共衛生的概念,絕大部分華人都習慣把垃圾和污水倒出門外,亦沒有什麼正式的街道、排污系統,遑論潔淨的食水供應,人們只靠一條山溪的水來支援整個太平山區,這樣的環境,為病菌提供了良好的傳播條件。
改善環境衛生 減傳染病爆發
由於當時還沒有發明抗生素,如何對付這次大型爆發的流行傳染病,專家們都十分頭痛。最終,政府採用了英國的範例。在19世紀初期,倫敦的環境跟當年香港相若,衛生環境一樣惡劣,城市人口稠密,居住環境擠迫惡劣,亦沒有城市規劃。在1840年代,Sir Edwin Chadwick(愛德溫.查德威克)提倡Sanitary Movement(潔淨運動),在英國開始大規模建設排水系統,處理污水,把垃圾處理好,不讓垃圾在城市中聚積,改進了城市中人們的生活環境,大幅減少傳染病的爆發風險。
香港政府後來也把這些概念引入香港,把城市的廢物和污水處理好,又經常清洗街道,也開始有穩定的潔淨食水來源,這些舉措大幅減少了傳染病的發生,預防了大型傳染病的爆發,更把當時在太平山區疫症嚴重的建設或建築物全部拆除,而變成了現在的卜公花園,是第一個為了改善華人社區生活環境而建立的公眾休憩地方。
文:譚國權(腎病科專科醫生)
- 最少已接種首劑新冠疫苗人口比例 以色列佔半數 可達群體免疫?天然免疫力?
- 【新冠肺炎】張竹君:有爆「拜山群組」可能 源頭不明婦一家3染疫 兩人曾拜山 病發現咳嗽等病徵沒求診
- 新冠疫苗接種率高疫情卻反彈?智利專家分析3大原因 變種病毒株、注射後「安全假象」、太早重開邊關
- 【新冠疫苗】接種復必泰疫苗後兩度過敏 需入院注射腎上腺素治療 許樹昌:情况罕見
- 新咳?舊咳?咳嗽成因多 咳不停元兇 支氣管擴張(醫學滿東華)
- 新冠肺炎患者後遺研究:1/3患者半年內出現腦部疾病 更涉焦慮症、情緒失調等
-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肆虐 加上抗疫疲勞 亞洲多國疫情反彈 印度菲律賓孟加拉確診急升
- 復活節假期流動採樣站、普通科門診領取新冠病毒測試樣本收集包或遞交樣本安排(附地點和服務詳情連結)
- 康復者出院90日後只需打一劑新冠疫苗 BioNTech測試:12至15歲青少年 100%預防有症狀感染
- 【胃癌】持續胃痛、胃灼熱、大便呈黑色、吞嚥困難、體重下降等6情况及早照胃鏡 拆解胃癌成因、徵狀和3種手術治療
【明報專訊】我們都知道,鼠疫細菌最早是在香港發現的,時間可追溯至125年前。當年,香港只是一個小漁港,今天已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城市。
從香港醫學博物館的資料可以知道,香港在1894年的時候,居住環境非常惡劣,幾乎完全沒有公共衛生設備,人口擠迫,沒有適當的排水系統,更沒有乾淨的食水來源,在這環境下,最終出現鼠疫大型爆發。鼠疫在香港持續出現了差不多30年,其間死亡人數不絕。當時,鼠疫死亡率高達九成,但由於大家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致多人死亡,所以在社會引起很大的恐慌。最終,在西洋醫學的科學家努力之下,由巴黎的細菌學家在患者屍體中檢驗出引致鼠疫的病菌,才解開鼠疫為禍的謎底。
鼠疫又名黑死病,傳染性非常高,死亡率也非常高。其實,早在香港爆發之前,鼠疫已在廣東省一帶肆虐,但香港人口稠密和居住環境擠迫的因素,有利鼠輩橫行,成為鼠疫大爆發的溫牀。據悉,當時的太平山區是指定華人聚居地,但並沒有任何城市規劃,亦沒有什麼社區建設。大量因為謀生來到香港的內地人,也擠在這個小小的區域,無論房屋、食水等都異常缺乏;加上當時並沒有公共衛生的概念,絕大部分華人都習慣把垃圾和污水倒出門外,亦沒有什麼正式的街道、排污系統,遑論潔淨的食水供應,人們只靠一條山溪的水來支援整個太平山區,這樣的環境,為病菌提供了良好的傳播條件。
改善環境衛生 減傳染病爆發
由於當時還沒有發明抗生素,如何對付這次大型爆發的流行傳染病,專家們都十分頭痛。最終,政府採用了英國的範例。在19世紀初期,倫敦的環境跟當年香港相若,衛生環境一樣惡劣,城市人口稠密,居住環境擠迫惡劣,亦沒有城市規劃。在1840年代,Sir Edwin Chadwick(愛德溫.查德威克)提倡Sanitary Movement(潔淨運動),在英國開始大規模建設排水系統,處理污水,把垃圾處理好,不讓垃圾在城市中聚積,改進了城市中人們的生活環境,大幅減少傳染病的爆發風險。
香港政府後來也把這些概念引入香港,把城市的廢物和污水處理好,又經常清洗街道,也開始有穩定的潔淨食水來源,這些舉措大幅減少了傳染病的發生,預防了大型傳染病的爆發,更把當時在太平山區疫症嚴重的建設或建築物全部拆除,而變成了現在的卜公花園,是第一個為了改善華人社區生活環境而建立的公眾休憩地方。
文:譚國權(腎病科專科醫生)
- 最少已接種首劑新冠疫苗人口比例 以色列佔半數 可達群體免疫?天然免疫力?
- 【新冠肺炎】張竹君:有爆「拜山群組」可能 源頭不明婦一家3染疫 兩人曾拜山 病發現咳嗽等病徵沒求診
- 新冠疫苗接種率高疫情卻反彈?智利專家分析3大原因 變種病毒株、注射後「安全假象」、太早重開邊關
- 【新冠疫苗】接種復必泰疫苗後兩度過敏 需入院注射腎上腺素治療 許樹昌:情况罕見
- 新咳?舊咳?咳嗽成因多 咳不停元兇 支氣管擴張(醫學滿東華)
- 新冠肺炎患者後遺研究:1/3患者半年內出現腦部疾病 更涉焦慮症、情緒失調等
-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肆虐 加上抗疫疲勞 亞洲多國疫情反彈 印度菲律賓孟加拉確診急升
- 復活節假期流動採樣站、普通科門診領取新冠病毒測試樣本收集包或遞交樣本安排(附地點和服務詳情連結)
- 康復者出院90日後只需打一劑新冠疫苗 BioNTech測試:12至15歲青少年 100%預防有症狀感染
- 【胃癌】持續胃痛、胃灼熱、大便呈黑色、吞嚥困難、體重下降等6情况及早照胃鏡 拆解胃癌成因、徵狀和3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