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種病毒】本港首宗不明變種源頭140密切接觸者全屬陰性 袁國勇:7成N501Y個案無病徵 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
【明報專訊】本港首宗源頭不明的變種新冠病毒個案,屬17歲少女、其母及胞姊共3人染疫,當局至昨日仍未找出源頭。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指出,已隔離的140名密切接觸者,沒一人驗出陽性,建議他們完成檢疫前接受血清測試,找出有沒有人曾感染。當局亦將確診少女的基因排序與鄰近地區的個案及世衛基因數據庫對照,沒發現脗合的排序。袁形容「睇番應該有個窿」,故血清測試非常重要。他相信人傳人的機會較大,其次是動物傳人和物件傳人。今日(15日)衛生署表示,在感染N501Y變種病毒的17歲女生(個案11852)家中雪櫃冷藏格一個泰國產急凍鰐魚肉包裝表面被驗出新冠病毒陽性。袁國勇續指,7成確診變種病毒的病人都無病徵,故社區仍可能有隱形傳播鏈,籲市民盡快接種疫苗。
相關文章:【變種病毒】世衛:6種值得注意的變種病毒株 專家:歐洲最大隱憂印度變種病毒在英國持續擴散
港首宗變種病毒源頭仍不明 袁國勇:7成N501Y患者無病徵 倡密切接觸者驗血清
袁國勇與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林文健等昨到少女的天水圍住所、她曾到的旺角寵物店及位於屯門工廈的補習社視察。袁指現時要循三方向追查源頭,最有可能的是人傳人。他建議所有密切接觸者在完成21日檢疫前,需接受血清測試,若知有人曾感染,便可跟進其密切接觸史,追查病毒如何進入香港。
袁國勇指,目前的好消息是,確診者的全部密切接觸者沒驗出陽性;但壞消息是,七成確診變種病毒的病人都無病徵,故社區仍可能有隱形傳播鏈,籲市民盡快接種疫苗。他又形容少女群組未造成疫情爆發是「好彩」。林文健表示,截至6月13日,本港錄得283宗帶N501Y變種病毒的個案,排除了天水圍母女三人後,其餘280宗都是從外地輸入,當中逾七成是無病徵感染,增加了追查難度。
相關文章:【變種病毒】港首宗英國變種病毒N501Y Alpha感染源頭仍未明 理大已分析9萬病毒基因排序 蕭傑恒:本地衍生變異機率很低
確診少女飼養荷蘭龍貓 檢測呈陰性
袁國勇說,其他國家曾試過藉血清測試找出源頭,「所以我不是太悲觀」。被問血清測試範圍是否應擴大至入境者,他認為應該做,相信政府考慮中。從17歲少女與母親感染後的CT值變化,他相信少女最先感染,再感染母親。此外,袁國勇指確診少女曾到寵物店買龍貓,故不排除病毒由動物傳人的可能。
衛生防護中心昨在涉事寵物店Little Boss檢取逾50個環境樣本化驗。他說,動物傳人的可能性較低,但荷蘭曾出現病毒由水貂傳人,故今次有需要在寵物店取得環境樣本。漁護署昨表示,6月4日接收一隻居於天水圍的龍貓,新冠病毒測試結果呈陰性,牠現時沒有任何與新冠病毒相關的病徵,現正於新界南動物管理中心接受檢疫和獸醫學監察。
曾捕69隻大鼠檢驗 未證可感染傳播
袁國勇亦指,實驗證實N501Y變種病毒可感染大鼠,故推測病毒亦有可能經老鼠傳播,而食環署將展開捕鼠工作,讓港大團隊化驗。不過,他說食環署曾向港大團隊提供69隻大鼠,全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陰性,暫未有證據證明本港的大鼠感染新冠病毒。他提醒市民要持續保持家居清潔,防鼠工作要做好。
至於第三個傳播可能性,袁指或由物件傳人,尤其是冷凍食物或貨品。他說,昨到確診者的天水圍天盛苑盛譽閣住所視察,發現雪櫃內有冷凍食物,故取樣本化驗。食環署亦會在天水圍食物供應商,進行大量的食物樣本檢測。
林文健表示,截至6月13日,本港錄得283宗帶N501Y變種病毒的個案,排除了天水圍母女三人後,其餘280宗都是從外地輸入,當中逾七成是無病徵感染,增加了追查難度。
漁護署:未證傳染人 無計劃檢測進口寵物
袁國勇昨推測其中一個變種來源可能是動物傳人,但少女近期從寵物店購買由荷蘭進口的龍貓,檢測結果呈陰性。被問會否考慮為所有進口寵物檢測新冠病毒,漁護署回覆指,由於未有證據指出寵物在人類感染新冠病毒中扮演傳播角色,因此未有計劃檢測進口寵物。
袁國勇:僅荷蘭水貂有案例 全檢不合理
漁護署又指,自社區發現首宗涉及變種病毒的本地個案,沒有動物檢測呈陽性,如呈陽性,該署會因應病例進一步分析病毒。
被問需否為所有進口動物檢測,袁國勇昨表示,認為應該考慮做法,「既然人入口都要驗,動物入口點解唔驗呢?」據其所知,現時香港沒有為進口動物恆常檢測病毒,如果有入口健康證明,通常不會幫牠們檢測。不過,他同時指出,由動物將新冠病毒傳染人類,全球只曾經在荷蘭水貂發生過,如果要求全部進口的動物都要接受檢測,「好似又不合理」。
翻查資料,去年5月荷蘭曾有兩名水貂養殖員懷疑從水貂感染新冠病毒,世界衛生組織相信屬首宗動物傳染人類個案;荷蘭逾20個養殖場有水貂染疫,觸發當局下令撲殺養殖場內約百萬隻水貂。多個國家都有水貂養殖場大規模爆疫,包括美國、丹麥及西班牙。
自爆發疫情以來,漁護署會將確診者的寵物送往檢疫,並安排病毒檢測。該署昨表示,截至今年6月14日(昨日),共發現17隻動物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包括9隻狗及8隻貓。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 新冠疫苗非建議每年或定期打加強劑 接種新建議:未染疫6個月至17歲應打齊3針
- 孔繁毅:第五波兩類高危群組染疫後體內病毒難清除 或需集中照顧 曾祈殷倡長者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
- 【胃酸倒流】 研究:電子支架經口腔植入食道 以電刺激調節胃酸倒流
-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 高血壓患者運動中途暈倒不治 醫生:感異常氣喘作悶頭暈即停運動 勿自行配藥
- 【深近視】中大研究:滴阿托品眼藥水 首證有助兒童預防近視 長遠可防青光眼等併發症
- 全球兩成兒童患濕疹 港大等研究發現有生物製劑可改善基因突變嚴重過敏患者皮膚痕癢病情
- 調查:婦女不運動4大原因 96%未達世衛每周150分鐘帶氧運動標準
- 【結核病】肺癆半年70患者屬3至24歲就學年齡 長期咳嗽、痰帶血及早求醫
- 【體能之巔】渾身肌肉未必力量最強?操肌過急易受傷 「build肌」3大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