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媽媽發現8歲兒子小明突然雙眼浮腫,雙腿並且有水腫現象。檢查結果顯示,小明的尿液含大量蛋白,最後確診「腎病綜合症」(Nephrotic syndrome)。
「腎病綜合症」患者經尿液排出大量「蛋白質」,每日超過3.5克,主要是「白蛋白」(Albumin),因此使血液的白蛋白水平下降至30g/L以下(hypoalbuminemia);這令血液「滲透壓」(Osmotic pressure)下跌至低水平,大量水分因而從血管流失至周邊組織,導致全身出現水腫現象(Oedema)。
兒童成人病因有別
「腎病綜合症」的常見病因是「急性腎小球發炎」,屬「自體免疫系統疾病」(Autoimmune disease)的一種。兒童的病理變化多是「最小變化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成人個案則三成屬「繼發性」情况(Secondary disease),本因包括「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澱粉樣變性」(Amyloidosis)及「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aematosus)等毛病。「腎穿刺活檢」(Renal biopsy)有助診斷。
「腎病綜合症」的主要病徵是「蛋白尿」(Proteinuria)及水腫,大量蛋白質經尿液流失,主要是「白蛋白」,其他還有「血凝固抑制蛋白」(Clotting inhibitors)、「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及各種「激素攜帶蛋白」(Hormone carrier proteins)。缺少白蛋白,可引致「低血量」狀態,最後誘發「急性腎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其他併發症還包括「激素流失」及「高血脂」(Hyperlipidaemia),「動脈粥樣硬化」(Accelerated atherosclerosis)風險亦增加,並且容易出現「靜脈或動脈血栓」(Venous or arterial thrombosis)及「肺動脈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患者相對較容易受感染。
戒鹽有助減少水腫
治療「腎病綜合症」,可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降低「腎小球內血壓」(Intraglomerular pressure),有助減少蛋白經尿液流失,紓緩水腫;又建議戒鹽,加上小心使用「利尿劑」(Diuretic),亦可減少水腫。個別病者或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或用其他免疫系統抑制劑(Immunosuppression),或可加速腎臟康復;其他還有抗血凝藥物,可減少血管栓塞的機會。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港首間胸痛中心 急性心臟病院內死亡率由一成降至8%
- 為癌症病人「雙重解碼」:基因及染色體 養和癌症中心「全方位癌症基因組檢測」省時更精準治療
- 新冠病毒陽性率一年高 XDV成主流病毒株 孔繁毅料高峰期持續三四月
- 【世界防治肥胖日】內地減肥「門診爆滿」登熱搜 問題不遏止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料達7成
- 研究:弱勢家庭兒童及青少年抑鬱焦慮傾向、學業壓力較高 倡納風險識別因子
- 5.5「手部衞生日」 緊記適時到位潔手習慣 正確潔手7個步驟
- 【肝癌治療】無創組織碎化治療是什麼?養和5月初進行首個治療
- 防護中心:本港新冠活躍程度創近半年新高 籲接種疫苗
- 【精神健康】長者社交孤立比率升至45% 超全球疫情時比率 「無獨有偶計劃」助減孤獨感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