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任職機艙服務員的張小姐,6年前開始右手食指頭一直隱隱作痛,痛楚漸漸蔓延至手臂,尤其在冰冷的機艙內,更感痛楚刺骨,對工作影響很大。同事見她手指全無異樣,更誤會她是裝病偷懶。張小姐四處求醫,也找不出原因,醫生初時擔心她因工作壓力導致精神緊張,只給她開病假休息。幾經檢查後,才發現原來張小姐的食指甲牀下,長了一個3毫米球狀血管球瘤。
體積小過5mm 中青年女性較多
血管球瘤又稱「血管神經性肌瘤」,由血管球細胞構成。血管球是我們皮膚下一個正常組織結構,少於1毫米,藏於真皮下,尤其在指甲牀下數量較多;它由小血管組成,被密集的神經纖維覆蓋,負責調節體溫和控制局部血壓。
血管球瘤是因為血管球組織增生,形成小瘤塊,體積微小,很少超過5毫米,多出現在中青年人,女性患者又比男性多。約七成血管球瘤生長在手指甲牀下,有時也會生長在肌肉甚至內臟。病因可能與基因、家族史或局部創傷有關。如果發生在指甲下,仔細觀察也許會發現有淡紅或紫藍色的小塊。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