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照顧者」肩負照顧腦退化症家人 善用4類策略提升生活質素兼紓緩壓力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你是否正在照顧患有腦退化症的家人,需要協助他們的日常活動?你有否感受到來自照顧的壓力和負擔?腦退化症患者自理能力逐漸減退,照顧責任落在家人身上。然而,擔起主要照顧責任的家人是「非正式照顧者」;沒有受過任何訓練,由簡單的扶抱、餵食,至較專門的服藥、營養安排,都面對各種困難。研究證實,適當的照顧教育,不僅減輕照顧者壓力,同時提升照顧者和病人的生活質素。(編按: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的團隊,蒐集了非正式照顧者的經驗等,整理成「照顧者策略包」,策略主要分為4個類別:參與、適應、定向和感知,有哪些策略例子呢?)

「非正式照顧者」肩負照顧腦退化症家人 善用4類策略提升生活質素兼紓緩壓力 
(明報製圖)

照顧腦退症患者 九成屬「非正式照顧者」  善用4類主要策略

腦退化症患者在日常活動中失去自理能力時,往往需要照顧者提供幫助,以維持正常社區生活。而負擔起主要照顧責任的群體中約90%為「非正式照顧者」,即由家人、朋友或鄰居擔當免費照顧者,協助患者在社區中生活,免於進入院舍式照顧。

「非正式照顧者」肩負照顧腦退化症家人 善用4類策略提升生活質素兼紓緩壓力 
腦退化症患者失去自理能力,負擔起照顧責任的親人,大部分是沒有接受過任何訓練的「非正式照顧者」。(設計圖片,seven@iStockphoto)

減輕日常壓力 提升生活質素

據統計顯示,非正式照顧者普遍未曾接受過有關患者照顧的教育,同時缺乏知識以應對照顧時可能遇到各式困難。亦有研究指出,照顧者感受到的負擔與協助患者日常活動時面臨的困難有顯著關係。這些日常活動包括簡單護理活動如移動、洗澡、更衣、如廁和進食;以及較困難的家居及社區日常活動,如服用藥物、準備食物、洗衣、清潔、購物、財務管理、駕駛或交通安排、使用電話和日常家務等。因此,若非正式照顧者能接受有關患者照顧教育或獲得照顧相關的知識,不僅能減輕其日常壓力和負擔,更能有效提升照顧者和腦退化患者的生活質素。

儘管有相關數據指出,非正式照顧者接受有關患者照顧教育的好處,但大多照顧者仍缺乏接受相關培訓、教育的機會。文獻中描述的照顧教育或策略,通常旨在促進照顧者的心理健康,而忽略照顧日常起居活動的方法。

記下觸動長者情緒事與物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的團隊,曾於澳洲訪問近100名非正式照顧者,蒐集了逾200條根據他們經驗得出有關日常起居照顧技巧、有效減輕照顧困難,或協助患者完成上述日常活動時的有效策略,整理成「照顧者策略包」。

這些策略分為4個主要類別,包括:

  • 參與:和長者一同完成日常活動
  • 適應:改變環境或使用輔助器具以完成日常活動
  • 定向:讓長者知道每天行程、日期及時間
  • 感知:提供豐富五感刺激

所有策略中,有關「適應」的報告最多,尤其是使用不同設備來適應日常起居活動。此外,照顧者表示,照顧日常起居的策略,必須根據腦退化症患者的行為和能力而調節。策略的例子包括:

  • 餵食時可使用防滑餐墊及選用色差較大的餐盤和餐具
  • 選擇容易識別的衣著(例子:明顯的袖子、對比色的鈕扣等)
  • 溝通時保持眼神接觸
  • 喚醒長者前先打開百葉窗、窗簾
  • 於溝通時把複雜工作拆成多個較易的步驟
  • 記下會觸動到長者情緒的事與物 (例子:肚餓會引致焦躁)

簡單梳洗自己做 服藥伴甜食

其他策略包含個人護理、藥物管理和娛樂等不同範疇的日常活動;例如,讓長者自行做一些較簡單的梳洗,陪同長者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服藥時伴以帶甜味食物或飲料等。

研究招募:理大研究計劃 贈自學秘笈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曾於澳洲推行「腦退化人士照護者教育計劃」。參加過計劃的非正式照顧者認為,「照顧者策略包」有效幫助解決他們日常遇到的困難,並能減輕照顧負擔,同時超過80%非正式照顧者認同生活質素有所改善。

因此。理大團隊希望在此基礎上調整和改良,供香港的非正式照顧者使用,並提供相關培訓及教育。團隊將展開研究,測試策略包於香港應用的可行程度。


相關閲讀:【認知障礙症】洞悉阿茲海默症8個先兆行為轉變宜及早診斷對症下藥延病情


毋須上課 秘笈即讀即用

考慮到不少非正式照顧者本身亦有工作,加上需承擔起照顧責任,難以定時抽空上課。「照護者教育計劃」不需要照顧者抽出大量時間上課,團隊將策略包編輯成一本小冊子,照顧者能於日常照顧或遇上困難時隨時翻閱,從中找出合適的策略或照顧技巧,以應對各種困難。


相關閲讀:照顧者以老護更老壓力大 精神健康急救五部曲


面談、電話、線上會議跟進

研究計劃為期7星期,參加者可獲得「照顧者策略包」小冊子,當中收錄了所有200條策略,以及詳細使用流程和方法。研究期間會以面談、電話、線上會議或家訪等形式跟進參加者的情况。參加者亦會受邀到香港理工大學或線上會議,接受有關照顧負擔和生活質素的評估調查。如對項目有興趣,可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更多資訊。

「非正式照顧者」肩負照顧腦退化症家人 善用4類策略提升生活質素兼紓緩壓力 
腦退化人士照護者教育計劃

文:廖佩儀(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教授、職業治療師 )、蕭潤霖(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研究員)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