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香港過去10年,每年平均約有410宗食道癌新症,逾310人死於食道癌。食道是一個管狀器官,連接咽喉和胃部,長約25至30厘米。食道本身沒有消化食物的功能,只是通過蠕動將食物送到胃部消化。食道癌患者常見症狀是吞嚥困難,但患者許多時會調節進食習慣,如咬碎一點才吞嚥,忽略治療,因而導致病情惡化。(編按:食道鄰近有許多重要器官,如心臟、肺部、氣管、大動脈等,若腫瘤較大,病人有可能出現吐血、呼吸困難等。若食道癌沒有或已擴散,在治療又有什麼不同?免疫治療有效嗎?)
食道癌常見症狀吞嚥困難 鄰近心肺氣管或吐血呼吸困難
王先生,74歲,3個月前開始感到吞嚥困難,向外科醫生求診,胃鏡發現食道有腫瘤,組織化驗確診鱗狀食道癌,轉介來到腫瘤科。我建議他先做正電子掃描,以肯定腫瘤有否擴散至其他地方,才作下一步療程計劃。這也帶出了以下問題:
食道癌患者多於初期感到吞嚥困難,但患者許多時候會不自覺地改變進食習慣,例如咬碎一點才吞嚥,或進食質地較軟的食物,忽略治療,因而導致病情惡化。患者進食時也可能感到胸部不適或疼痛,甚至嘔吐;由於患者無法正常進食,會令體重下降和消瘦。食道鄰近有許多重要器官,如心臟、肺部、氣管、大動脈等,若腫瘤較大,病人有可能出現吐血、呼吸困難等。
相關閲讀:食道癌3徵兆:吞嚥有異物感、進食喝水疼痛、胸骨後不適 忌吃臘味燒烤太熱食物
一半患者術後1至2年復發
若食道癌沒有擴散,可以怎樣處理?
若食道癌屬中期但未擴散,無法直接做切除根治手術,治療方式是先做化療和電療,把腫瘤縮小後,再安排手術切除。不過,即使做了手術,預後也不太理想,仍有超過一半患者在術後1至2年復發。
近年,有第三期臨牀研究證明,利用免疫治療為術後輔助治療,對已接受化療電療再做手術,而術後仍發現殘存腫瘤細胞的鱗狀食道癌病人,能有助減低腫瘤復發及轉移風險。
另外,國際與內地亦正做研究,混合免疫治療藥物和化療藥物作新輔助治療,在手術前先把腫瘤縮小,期望這些研究能幫助食道癌患者。
免疫+化療治晚期 提升存活率
若食道癌已擴散,免疫治療有效嗎?
以往已擴散的食道癌會採用紓緩化療來控制病情,常用一線化療藥物包括順鉑(cisplatin)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簡稱5-FU)作混合療程,但效果不太理想,有效緩解率約30%至40%,無惡化存活率約4至5個月。若一線化療無效,便會轉用第二線化療藥物,例如紫杉醇,但治療效果也不太理想,中位存活率約8至10個月之內。
近年臨牀研究證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又稱免疫治療)對轉移或復發性食道鱗狀癌患者有幫助,可以與化療混合使用作一線治療或單獨使用作二線治療。
1. 一線治療
現時,國際和內地都有研究顯示,混合免疫治療和化療使用在轉移性食道鱗狀癌患者,能更有效控制病情和延長壽命。例如:在Keynote 590研究,749名轉移性晚期食道癌患者被隨機分配至兩組,一組接受化療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pembrolizumab),而另一組只接受化療。結果顯示,若病人腫瘤帶有免疫檢查點PD-L1陽性,接受混合治療的病人無惡化存活期由5.5個月升至7.5個月,而整體存活期也明顯增加,由9.4個月升至13.5個月。
另一研究是在2022年英國醫學期刊刊登的Checkmate 648研究報告,證實利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納武利尤單抗(nivolumab)和化療,混合用於晚期食道鱗狀癌患者,比起只用化療藥物,能更有效控制病情,約五成病人用藥後腫瘤縮小,提升無惡化存活率,並延長壽命,由9.1個月升至15.4個月。
另外,內地也有研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信迪利單抗(sintilimab)、替雷利珠單抗(tislelizumab)、卡瑞利珠單抗(camrelizumab)等做第三期研究,效果也十分顯著,並與國際研究成果脗合,令人鼓舞。
2. 二線治療
免疫治療除了作一線治療之外,研究也指出,單用免疫治療作二線治療,比紫杉醇化療更有效控制病情和延長無惡化存活率和總存活率。
支架撐開食道助進食
若食道癌導致不能進食,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進食問題呢?
除了化療和免疫治療,可以利用紓緩電療,醫生會按病人需要決定次數,約10至25次;外科醫生也可以利用內窺鏡放入食道支架,撐開腫瘤阻塞的位置,讓患者能夠進食。
王先生在診症時最後問到,他年紀比較大是否能夠撐得住各項治療,我回答:「相信年紀並不是最大問題,我們還需要看病人的體質和以往健康紀錄,來決定用藥和治療計劃,腫瘤科醫生也會按病人情况,調節藥物的劑量,希望藥物效果和副作用之間能取平衡。」
相關閲讀:吞嚥困難|經常「濁親」、「落錯格」?了解吞嚥動作4階段 及早處理免致吸入性肺炎
支援癌症患者在家護理
「家支援」社區紓緩治療應用程式,是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屬下一個項目。「家支援」有「加」強「家」庭支援之意,應用程式希望能支援癌症病人和家人在家照顧,為他們加添可用資源,以正面積極心態面對癌病;例如應用程式內「認識多一點」提供癌症資訊、紓緩治療和安寧服務的資料,讓病人和照顧者能裝備自己,有足夠知識和技巧在家護理。下載應用程式:shorturl.at/dLXZ8
文:陳穎樂
(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臨牀助理教授)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