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和醫療集團推出了流動應用程式「養和醫療」(「HKSH」),為大眾提供一站式的個人健康管理平台。養和醫療 APP 於今年三月上架,至今已有接近1萬用戶下載。在七月更推出「我的報告」,更方便用戶隨時隨地查閱個人醫療報告。
5大功能 預約、查閱紀錄、健康資訊一應俱全
養和醫療 APP 是一個集合預約管理、醫療紀錄和健康資訊於一身的流動應用程式,全方位照顧病人就醫前後的體驗。應用程式採用直觀界面設計,透過簡易操作就可以進行以下5大功能:
1. 查閱及下載近期的病理報告及造影報告
「我的報告」內可供查閱的資料接近 20 項,包括:2019 冠狀病毒病核酸測試及血清抗體測試報告、病理學臨床生化學報告、臨床血液學報告、微生物學報告、分子病理報告、同位素掃描報告、正電子電腦相融掃描報告、超聲波、X 光、磁力共振掃描報告等。協助用戶輕鬆省時地掌握健康數據。
養和醫療集團首席醫療總監暨養和醫院副院長陳煥堂醫生表示:「在提供便利服務的同時,養和亦十分重視病人私隱及確保個人資料安全。為配合使用『我的報告』功能,所有報告均有加密保護,而病人需先帶同身分證明文件進行核證,確認身分後才可於 APP 查閱及下載個人醫療紀錄,核證手續可於養和醫院地下大堂專櫃及多個中心進行。」
2. 預約專科服務
養和 APP 可供預約的專科服務逾 50 個,當病人需接受跨專科的治療時,現時透過 APP 即可更輕鬆編排和管理日程。用戶除遞交預約要求(e-Form)並於3個工作天內獲專人回覆作實外,現時有 9 個專科服務更提供直接預約,新症或覆診病人可於回答簡單問題後即時確實預約日期和時間。
目前接受直接預約的服務包括:疫苗服務、腫瘤科、血液科及細胞治療、眼科、婦科、產科、輔助生育、耳鼻喉頭頸外科、肝臟外科及移植等。
3. 預約提示、查閱預約紀錄、取消或更改預約
應用程式不但設有預約提示,用戶亦可隨時查閱已確認及過去的預約紀錄。若未能依時就診,大部分服務預約亦接受於 72 小時前透過 APP 取消或更改。
4. 搜尋功能
養和醫療 APP 同時載有全體養和醫療醫生的資料及專科服務詳情,方便用戶搜尋醫生所屬專科及其資格、各專科治療中心所提供的專科服務,部分專科更載有價目表。
5. 健康資訊平台
應用程式提供由養和醫生和輔助醫療團隊撰寫的文章和訪問報道,更特設《養和快問快答》環節,針對大家關心的疾病資訊或日常健康建議,令健康生活盡在掌握之中。
免費下載 多語言選擇 適用於iOS及Android平台
養和醫療集團業務拓展主任陳威旭強調﹕「養和團隊希望有效地運用資訊科技從病人角度出發優化服務,透過 APP 管理線上下的預約和醫療紀錄的功能以享有更無縫和流暢的就診體驗,提高病人對養和的歸屬感,亦為發展未來的科技相關項目做好準備。」
養和醫療APP備有繁體中文、簡體中文及英文語言選擇,並支援大部分的手機平台,包括 iOS 及 Android 的流動裝置,市民可於 App Store(iOS 用戶)或 Google Play(Android 用戶)免費下載使用。
下載連結:
iOS: https://apps.apple.com/tw/app/%E9%A4%8A%E5%92%8C%E9%86%AB%E7%99%82/id1552326708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hkshgp.android.patientapp&hl=zh_HK&gl=US
專題系列文章
- 世界認知障礙症日】醫生:新冠腦霧或損認知 高錕基金中大檢測車早識別60至80歲初期患者緩病情惡化
- 【流感】兒童免疫力較弱首接觸病毒:高燒、喉嚨痛、腸胃不適 及早打疫苗減併發症風險
- 港肺炎鏈球菌感染增 孔繁毅:多於流感高峰後出現 調查:滿50歲六成港人未接種因不知有疫苗
- 新冠BA.2.86易免疫逃逸 感染者病徵頭痛發燒流鼻水 學者稱近年市民多戴口罩乏呼吸道病毒抗體
- 【新冠疫苗】莫德納二價疫苗對曾感染者XBB.1.5中和抗體增7.5倍 月中供港私家醫院診所
- 【膝痛】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配合類固醇注射新療法 港大:紓緩術後疼痛加快康復
- 【深近視】6至8歲學童近視率較疫前升近五成 5個控制近視加深方法
- 港踏入夏季流感高峰期 葉柏強籲開學注意:有發燒、呼吸道感染徵狀勿上學
- 日本排核污水憂海產有輻射?專家:避吃吞拿魚、比目/金目鯛、貝殼等3類海產 鯖魚較安全
- 【猴痘】再增感染個案 7月至今27宗 25歲男潛伏期內在港有高風險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