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體檢風險﹕顯影劑致敏或奪命 X光有輻射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定期體檢可以防患於未然,例如及早發現有關疾病,讓病人得到適當的治療,減低併發症、致殘率、死亡率。黃至生舉例,糖尿病未必有徵狀,如果驗出糖尿,應盡快服藥,以減低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譬如中風、冠心病、腎衰竭、影響神經和眼睛。

 

但每個檢查都有利弊,檢驗項目不是愈多愈好,有時反而適得其反,又或是忽略了當中的風險。「有些人覺得經濟負擔得到,樣樣驗一下也無妨。但事實上,並非所有檢查都無害。」劉浩濂指出,檢查可分為入侵性和非入侵性,內窺鏡、注射顯影劑都屬於入侵性檢查,皆有一定風險。其中注射顯影劑可引起突然過敏反應,雖不常見,但嚴重者可有生命危險;亦有少數人注射顯影劑後,腎功能受影響。

 

劉浩濂又提到,X光本身有輻射,而電腦斷層掃描(CT)就是由很多不同角度的X光片,用電腦合成做三維影像,所以都有輻射。市民做檢查前要考慮風險。

 

 X光,輻射
影像檢查或有輻射,檢查前應向醫生了解清楚。(xavierarnau@iStockphoto,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

 

檢驗愈多 愈易有「假陽性」結果

黃至生認為「大包圍」驗身存有風險和弊端,檢驗結果可能出現假陽性、假陰性,這亦是篩查的弊處,「如果什麼都驗,首先要抽很多血、驗很多小便,病人要做好多的檢驗,比較昂貴。另外,就是假陽性、假陰性的問題,這對病人來說,無論在心理還是身體上都有影響」。他解釋,篩查結果並非完全準確,「可能只有90%準確,但有10%是錯誤,如果驗10個項目,這項有10%錯,那項又有10%錯,一直遞增上去,就很大可能出現錯誤結果」。篩查檢驗並非百分百準確,或需要重複做多次,或需要做另一個檢查。以乳房造影檢查為例,有可能出現假陽性的結果,令病人引起不必要的擔心。

 

至於假陰性的結果,則容易令人的預防意識鬆懈。檢查結果正常,有些人誤以為等於身體完全健康,甚至不再遵行健康生活習慣。黃至生表示,常見的例子有驗膽固醇,報告結果顯示正常,於是覺得食多些肥膩食物也沒所謂。

 

「好多人做完體檢,結果全都正常,但原來有吸煙、飲酒習慣,這也說不上是健康。」劉浩濂引述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普羅大眾驗身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減低疾病的發生、減低死亡率,然而單單無病無痛不算得上是「健康」,同時也要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相關文章:

醫學滿東華﹕乳房X光造影數碼化 更易偵測病灶

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 實時影像追擊腫瘤

醫學滿東華:低輻射掃描 篩檢早期肺癌

胃痛?胃酸倒流?十二指腸潰瘍?查找病因 勿亂服藥致反效

【了解乳癌】考考你:定期X光檢查 減乳癌死亡率1/3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