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醫徹中西:中西醫合璧藍圖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中醫有用,西醫有用。如雙方可以多互動多對話,對市民病患絕對有好處。奈何兩方面的溝通有不同阻礙,常常引起不便。

 

西醫 中醫 中醫治療 痛症 中風 癌症
中西醫結合——推動中西醫結合,首要工作是把中醫有療效的社區病,寫出中西醫配合的藍圖。(資料圖片/明報製圖)

 

身為西醫者,覺得要對自己專業負責,把學到的用於病人身上;而西醫學中沒有中醫內容和方法,怎可以讓病人看中醫呢?一是不讓,務求自己的專業治療不因中醫介入而被影響;一是與中醫同時照顧同一病人,用信心放安心。

 

信心由哪裏來呢?現在多了很多中西醫並用的複雜專研,但對西醫來說也未及全面。為此,首要工作是把一些已有初步憑據、知道中醫有療效的社區病,寫出中西醫配合的全面藍圖。主要找出已經研究得到的各種資料,來顯示中西醫互動的可行性及困難,憑着證據支持,再尋找方案。

 

痛症中風癌症試行先導

醫院管理局從2014年已經開始在痛症、中風和癌症,這3種常見病種試行先導計劃,在醫院推行中西醫協作。這對日後中醫醫院發展造就了先機,更希望藉而發揮指導作用。

 

在社區,中醫西醫常為市民所用。本港的醫療制度十分完善,不應任由病患者因中西醫療多方面的落差而承受不必要的病苦。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會為此,於2015年5月展開「中西醫醫學平台及中西醫協作路向調查」(IJOP)。

 

今年,在創新科技署資助下,IJOP計劃能夠繼續第2階段。從多種病症中,選取了濕疹、中風後期、癌症,經資料分析及整理,進一步組織大學學院領導人、中醫專家、家庭醫生、專科醫生及教授,讓中醫西醫可就這些疾病案例、問題提出見解及關注點,甚至在治理方法上探討研究。在專業意見交流中找尋銜接細節,目標是藉此平台推廣中西醫交流溝通,建立一個協作治療策略框架,迎合中醫及西醫在病案治療中,得到各種資料及資源上的支持,使在推動基層醫療時有指引,令市民對中西醫實踐協作更為安心,使業界及廣大市民受惠。

 

文:余秋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中醫治療】穴位紓緩咳嗽 杏仁豬肺湯性溫助止咳

【中醫治療】芡實祛濕不全面 反致肚脹氣鬱

【中醫治療】知多啲:赤小豆祛濕最強慎用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