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是國際乳癌關注月,提醒大家關注乳房健康。
現代女性對乳房,不止注重健康,更追求美感。近年興起微整形,注射透明質酸短期豐胸,過程較簡單,不少女士躍躍欲試。
乳癌發病率年年上升,婆婆媽媽姊姊妹妹膽戰心驚,乖乖定期自我檢查乳房。然而,乳房整形後會否阻礙自我檢查?甚至影響乳癌影像檢查的結果?
乳癌高踞香港女性癌症第1位,致命率第3位,根據醫院管理局資料顯示,2006年新症為2584宗,2015年上升至3900宗。
或需用昂貴MRI檢查
正如癌症基金會的宣傳:「乳癌不會響警報,定期檢查要做到」。因此醫學界鼓勵女性每月自我乳房檢查,希望可及早發現乳癌。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寬耀指出,女士自我檢查方法,是用手有系統地觸摸胸部,若摸到有硬塊,便要盡快求醫,安排進一步檢查如X光造影或超聲波。
不過,若曾接受隆胸手術,注射過透明質酸,自我檢查時可能令當事人混淆。張寬耀舉例,「女士可能把不正常的硬塊誤以為是透明質酸,沒有及時求醫,延誤了治療」。
外科專科醫生熊維嘉亦指出,女士一般難分得清硬塊的種類,所以一旦發現硬塊便應求醫。如有需要,醫生會安排乳房X光造影檢查或超聲波掃描檢查。不過,透明質酸注射在乳腺附近,有可能影響超聲波和X光造影檢查結果,或需接受較昂貴的磁力共振檢查(MRI)。
「女士若接受了隆胸手術或注射透明質酸,也一樣需要每月定期自我檢查乳房。」熊指出,正常情况下,X光造影加超聲波檢查,已找出85%至90%的腫瘤,MRI並非常規的乳房檢查,只當上述兩項檢查都沒有明確結果後才考慮。
高風險人士不宜微整形豐胸
張寬耀建議,乳癌高風險人士,例如家族中有近親(如母親、姊妹或女兒)曾患乳癌,應避免注射透明質酸隆胸,無謂增加誤判風險,錯失及早治療良機。如有女士接受注射後,擔心各式檢查未必完全準確,把檢查推後一年,等待透明質酸慢慢被身體吸收,熊維嘉擔心,「若注射透明質酸後發現乳房有硬塊,不幸是惡性腫瘤,拖延一年後才求醫,腫瘤可能增大或擴散至其他地方」。
熊維嘉指出,及早發現乳癌,有助增加存活率,也增加保留乳房的機會。如只得單一腫瘤及大小不多於3厘米,可做局部乳房切除手術,保留乳房,否則便要全乳切除。
文:許朝茵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專題系列文章
- 拆解急性與慢性鼻竇炎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炎症嚴重可損視力致腦膜炎
- 跑友注意:膝內側疼痛未必韌帶、半月板問題 或鵝足滑囊炎 P.OL.I.C.E 急救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嬰兒血管瘤1個典型症狀:皮膚紅點增大成軟瘤 複雜個案或影響發育 早產嬰風險較高
- 高毒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選對標靶治療方法成關鍵 重拾身心健康
- 【解讀肺癌】不吸煙都有肺癌?肺癌也可根治?一文了解肺癌治療新趨勢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精神健康】囤積症有五大元素 多10多歲發病 隨年長惡化 非長者獨有
- 【平安藥包】外出旅行必備 藥劑師列舉藥物清單:止痛退燒、腸胃不適、止暈、急救包……
- 癌症治療:全球首創光敏混合型免疫療法 精準抑制黑色素瘤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