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是國際乳癌關注月,提醒大家關注乳房健康。
現代女性對乳房,不止注重健康,更追求美感。近年興起微整形,注射透明質酸短期豐胸,過程較簡單,不少女士躍躍欲試。
乳癌發病率年年上升,婆婆媽媽姊姊妹妹膽戰心驚,乖乖定期自我檢查乳房。然而,乳房整形後會否阻礙自我檢查?甚至影響乳癌影像檢查的結果?
乳癌高踞香港女性癌症第1位,致命率第3位,根據醫院管理局資料顯示,2006年新症為2584宗,2015年上升至3900宗。
或需用昂貴MRI檢查
正如癌症基金會的宣傳:「乳癌不會響警報,定期檢查要做到」。因此醫學界鼓勵女性每月自我乳房檢查,希望可及早發現乳癌。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寬耀指出,女士自我檢查方法,是用手有系統地觸摸胸部,若摸到有硬塊,便要盡快求醫,安排進一步檢查如X光造影或超聲波。
不過,若曾接受隆胸手術,注射過透明質酸,自我檢查時可能令當事人混淆。張寬耀舉例,「女士可能把不正常的硬塊誤以為是透明質酸,沒有及時求醫,延誤了治療」。
外科專科醫生熊維嘉亦指出,女士一般難分得清硬塊的種類,所以一旦發現硬塊便應求醫。如有需要,醫生會安排乳房X光造影檢查或超聲波掃描檢查。不過,透明質酸注射在乳腺附近,有可能影響超聲波和X光造影檢查結果,或需接受較昂貴的磁力共振檢查(MRI)。
「女士若接受了隆胸手術或注射透明質酸,也一樣需要每月定期自我檢查乳房。」熊指出,正常情况下,X光造影加超聲波檢查,已找出85%至90%的腫瘤,MRI並非常規的乳房檢查,只當上述兩項檢查都沒有明確結果後才考慮。
高風險人士不宜微整形豐胸
張寬耀建議,乳癌高風險人士,例如家族中有近親(如母親、姊妹或女兒)曾患乳癌,應避免注射透明質酸隆胸,無謂增加誤判風險,錯失及早治療良機。如有女士接受注射後,擔心各式檢查未必完全準確,把檢查推後一年,等待透明質酸慢慢被身體吸收,熊維嘉擔心,「若注射透明質酸後發現乳房有硬塊,不幸是惡性腫瘤,拖延一年後才求醫,腫瘤可能增大或擴散至其他地方」。
熊維嘉指出,及早發現乳癌,有助增加存活率,也增加保留乳房的機會。如只得單一腫瘤及大小不多於3厘米,可做局部乳房切除手術,保留乳房,否則便要全乳切除。
文:許朝茵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專題系列文章
- 研究:三大泌尿系統癌症—前列腺癌、膀胱癌及腎癌 全球發病率趨升
- 鼻竇炎6症狀可同時出現 急性慢性治療有分別 洗鼻改善鼻塞
- 照護食着重食物質地、營養吸收 吞嚥困難者慎吃黏稠軟滑食物 自製軟餐Tips
- 椎間盤突出常見腰頸椎 局部劇痛嚴重走路也困難 水中物理治療有效嗎?
- 【DSE放榜】投身醫護實務工作 由物理治療助理起步培訓
- 【前列腺增生】尿頻、夜尿、小便乏力 以為「屙慢少少」不理會 可招腎衰竭
- 肺炎球菌可引致肺炎、腦膜炎、敗血症…接種疫苗知多啲
- 淋巴水腫是慢性發炎 病情分4期 了解整合性淋巴退腫治療
-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增 病毒6至10月較活躍 醫學會籲接種疫苗
- 【DSE放榜】競爭+壓力 專家:長期內捲vs.躺平可致失眠抑鬱 「45度人生」折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