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興奮劑」,可刺激交感神經系統,令心跳及呼吸加速等,反應變得較快
◆「合成代謝類固醇及雄性類固醇」、「生長激素」及「荷爾蒙」,可增強肌肉及骨骼生長
◆「利尿劑」,可減輕體重外,與禁藥一起服用,更有助把多餘的禁藥成分排出體外
(更多禁藥資料可參考WADA網站)
激素快速增肌 心臟難負荷
這些藥物是有醫學用途,可能會出現副作用。「使用生長激素及雄性類固醇,會令肌肉短時間內脹大,但支持肌肉的系統如筋膜及筋鍵等,並未隨着變強壯,故運動時較易受傷。」長遠而言,對心臟、肝、腎有影響,因為肌肉發達了,需要的血液亦多了,心臟泵血亦要泵多些,而肝和腎負責排毒及過濾毒素等功能,會加重這些器官的負荷,有可能引起衰竭,甚至死亡。1988年贏得奧運百米金牌的女飛人姬菲芙於38歲時猝死,外間揣測可能與服用促合成類固醇有關。服用雄性類固醇,男性會增加患睾丸癌風險,女性會變得男性化,如生鬍鬚及聲音變得低沉。
利尿劑的後患,輕則流失電解質,導致肌肉疲勞,嚴重可令心臟停頓,「因電解質需要靠水分,為交感神經系統作傳遞信息,讓系統運作正常,如身體過量流失水分,影響傳遞信息運作致系統失靈」。就算不用藥物,有些增強表現的方法亦被禁用,其中一種是運動員預先把自己血液抽出來,之後再注射回體內來提升血紅素,以增強耐力,雷雄德解釋﹕「回注血液後,血液濃度高了,令血液循環不太流蜴,可引致中風,甚至死亡。」
「參加比賽的精英運動員,表現其實極之接近,稍勝一點已可改變名次。而且他們的實力已非常高,要再進步也不是易事。因此,不少人鋌而走險,用藥增強表現。」但雷雄德說﹕「亦有不少業餘運動員使用禁藥,尤其是健美運動,健美運動員講求身體的線條,操得大隻自然有成功感;加上並非所有人也認識這些藥物的副作用,見別人食完操得好大隻,自己又跟住食。」在本港參加公開賽,中國香港健美總會規定運動員要作藥檢,主要分為驗尿及驗血,前者可驗出最近3至5天內曾用的藥物,而驗血可測到過去1至2星期內曾用的藥物;驗血對激素檢測的準繩度高,多用於爆發力強的運動上,如田徑。但現時本港主要靠驗尿,未必可以百分百杜絕禁藥。
紅肌多過白肌 先天難練大隻
不靠藥物,可以練出一身澎湃肌肉嗎?「相信未必所有人都得,要視乎個人的肌肉比例,身體分有紅肌纖維及白肌纖維,所謂紅長白短,紅肌負責耐力,白肌則是爆發力,如果天生紅肌多過白肌,便較難操上一身肌肉,相反白肌多些,則較易變成肌肉人。」另外,亦要視乎本身的骨架,屬纖瘦型、肥胖型抑或勻稱型(肌肉型),勻稱型的骨架較易練出肌肉線條,運動員普遍也屬這類骨架。
文:許朝茵
圖:RyanKing999、pressureUA、nehopelon、keira01@iStockphoto
編輯:高卓怡
feature@mingpao.com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530/diet/_30vwz.jpg食藥練肌傷身——用藥健身,隨時愈練愈傷身,倒不如適當地吸收蛋白質,提升健康。(圖:RyanKing999、pressureUA、nehopelon、keira01@iStock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