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瓶金黃晶瑩的蜂蜜,滿載蜜蜂與蜂農的勞力與心血。清甜蜜液除了是秋冬潤喉良品外,還可融入不同食材組成滋味配搭,把足料的肉桂黃薑草本蜜送給外婆,香脆可口的蜂蜜腰果贈予父親,再相約友好共享清新香甜的百花蜜酒,而來自台灣的手工蜂蜜餅乾就留待明天野餐時與閨密分享吧!
對於養蜂,謝大興(大興)可算半途出家。他多年前認識同是圍頭人的文園養蜂場負責人文師傅,獲得對方指點,開始學養蜂,帶着半分好奇、半分挑戰之心,在年近半百之際開設家庭式小蜂場,從業餘興趣變成醉心研究,更發展出品牌ForME HONEY。
一茶匙蜂蜜是工蜂一生
要養蜂採蜜,大興將「地利」放於首位。他原本在父母於錦田的農地附近試養蜜蜂,但蜂群出沒常惹人投訴,遂另覓據點。視察不同地方後意外發現心水福地原來近在眼前,妻子位於屯門和平新村的祖屋及後花園正是養蜂寶地,即決定把蜂場設於此,命名為BEE Land。蜂場正好與大欖涌水塘及多個集水庫為鄰,附近一帶山頭有不少荔枝樹、龍眼樹、鴨腳木樹以及各式野生花種,正好是蜜蜂們採收春蜜及冬蜜的主要蜜源。而天氣同樣影響蜜蜂作息,採訪當日氣溫驟降,大興形容「天氣一凍,蜜蜂就明顯不及平日活躍,大多躲在巢裏。即使外出採蜜,鐘數亦會比往日遲」。到了夏天,雖然百花爭妍的季節本是蜜蜂最忙碌之時,但因着颱風吹襲、狂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可能會把花粉甚至花兒打落,反使蜜蜂無蜜可採,收成一落千丈。看着蜂兒忙碌進出蜂箱,辛勞拍翼在花叢中採蜜,大興一臉慈愛。他養的是歐洲意大利蜂,與本地大多蜂農飼養的中華蜂不同,他指意大利蜂較溫馴,「如果養中華蜂,由於牠們『養唔熟』、常遷居,因此要時刻留意牠們的動靜,防範牠們棄巢出走。礙於自己只是業餘養蜂,仍有正職在身,三五日才能回來探視一次,比較乖巧的意大利蜂就更為適合。牠們會堅守崗位,等待我回來。」一個蜂群由蜂后統領,如同帝國般分設不同崗位,除了負責採蜜的工蜂外,還有防禦外敵的守衛蜂,照顧蜂后的護士蜂等。工蜂生命周期只有約45至60天,雖然牠們平均每日出門4次,但1茶匙蜂蜜已經接近1隻工蜂一生的極限。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