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中醫強調標本同治,隨體質改善經前水腫可以消除。
各種不適–經前綜合徵表現為經前一周左右出現各種不適徵狀,如腰圍變粗、足踝腫脹、皮膚凹凸不平等。(設計圖片,new look casting@iStockphoto)
相關閲讀:【經期】月經周期不準、流量多少和顏色深淺 反映身體有問題?中西醫:紓緩經痛6招傍身
易倦便溏 健脾藥材煲粥
若平日容易疲倦,長期便溏者以脾虛為主,可以健脾補氣藥材煲粥,如黃芪、山藥、茯苓、白扁豆、芡實各10克,加大棗3枚,與粳米煮粥。也可在夏季煲冬瓜老鴨湯、赤小豆排骨湯;冬季煲栗子雞湯、五指毛桃龍骨湯等,補氣利水。同時,經前要保證充足睡眠和休息。
玫瑰花茶飲 行氣活血安神
若經前易情志抑鬱或煩躁,伴乳脹、腹脹、睡眠不安者為肝鬱為主,可用玫瑰花數朵,加益母草、香附、茯神各10克,薏苡仁30克,加水3碗煎煮30分鐘代茶飲,行氣活血利水安神。
相關閲讀:【女性健康】 M痛原因 可能與子宮卵巢疾病、癌症等有關 及早求醫解除經痛困擾
避暴飲暴食 運動利氣血運行
飲食上應避免暴飲暴食,或過食肥膩難消化的食物,以免影響氣機運轉。此類女性還應建立有規律的運動習慣,根據體質選取適合運動方式,既有利推動氣血運行,還能增強心情的愉悅感,紓緩經前不適。
文:董爽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註冊中醫)
中醫以人為本,強調「治未病」,從起居生活、運動娛樂、食療藥膳,保健養生
(養生帖)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經前水腫表現為在經前出現右腰圍變粗、足踝腫脹、眼胞浮腫、體重增加,甚至面部皮膚凹凸不平有輕微痕癢等不適徵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