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膝痛,相信困擾不少都市人,患者輕則日常步行或上落樓梯時,膝關節有拉扯痛;重則關節疼痛難忍,日常活動要避免膝關節用力。膝關節由大腿骨、小腿骨和髕骨(菠蘿蓋)組成,上下有數組肌肉覆蓋其中,如股四頭肌和腓腸肌,用以穩定膝關節和發力帶動膝關節。(編者按:如何自我檢查膝關節有否偏移呢?有預防膝痛的方法嗎?)
膝痛問題令不少人受困擾
膝痛因盆骨足踝偏移?膝關節偏移增過度受壓風險
膝關節是盆骨連接足部的「中轉站」,上下有肌肉連接盆骨和足部,另外筋膜系統亦串聯了整個大小腿。因此,當盆骨或足部有問題時,就會牽扯膝關節,引起疼痛;例如曾扭傷足踝的病人,以為足踝不痛就是痊癒了,延誤就醫,其實是把受力位置轉移至膝關節而已。
此外,膝關節這個中轉站亦會因盆骨和足踝的位置變化而調整。如盆骨前傾或雙腳足踝關節繃緊,通常雙膝就會變得過度伸直。如果盆骨後傾或雙足有高弓足,雙膝通常會同時向外轉,連帶腳板指向外。而盆骨有左右轉,或左右腳足弓高低不一,一邊膝關節會指向正前方,另一側會指向外面。如果膝關節位置有偏移,就會增加膝關節過度受壓的風險。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