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乙肝帶病毒者本身沒有病徵,但卻有潛藏危機,施蘊知說:「乙肝帶病毒者較正常人患肝癌風險高出100倍。另外,部分帶病毒者會演變成慢性肝炎,約25%帶病毒者會出現肝硬化或肝癌。」乙肝病發時,未必會循序漸進由肝炎開始逐步惡化,可能會快速惡化直接成為肝癌,就算逐步惡化,病徵亦不明顯,不少人察覺時已到晚期,難以處理。施蘊知說:「普遍患者在病情開始惡化時,沒有太大不適;不斷惡化時便會出現無精神、無胃口及疲累等,或可能感到腹部有些腫脹不適;到出現眼黃、面黃及小便深色等明顯徵狀,情况已很嚴重。」
曾經有20多歲的醫生,畢業一兩年後,一直忙於工作,持續一星期出現咳嗽發燒等感冒徵狀,女友擔心他有肺炎,勸他照X光,一照之下發現原來癌細胞已由肝擴散至胸部,已到末期,食標靶藥亦無效,半年後過身。其實入醫學院時他已知自己是乙肝帶病毒者,只是沒有進一步處理,加上休息不足,體力透支,未能保持肝臟健康。因此預防乙肝惡化最理想方法是定期檢查,及早控制。肝腫瘤在初期如只得1至2厘米,可做手術切除,但腫瘤經過3至4個月後體積已可增大一倍,如達4至5厘米便太遲,難以施手術。
肝酵素識「作弊」 多因素干擾
坊間現時有不少健康檢查,大多包括抽血檢驗肝功能,當中肝酵素檢查分別是谷丙轉氨酶(ALT)及谷草轉氨酶(AST),有助監察肝炎病毒。正常情况下,兩者數字不應高於40度,數字愈高代表肝臟受損愈嚴重,愈多細胞死亡。而乙肝患者更要低過20度才算健康,出現慢性肝炎時數字約有100至200,急性肝炎可以上升至1000至2000度,情况相當危急。
不過,肝酵素檢測並非可全面反映肝臟健康,因為數字升高,除了因肝炎外,檢查前做運動,傷風感冒或正服用某些藥物也可能令數字高,影響準確度。但最重要的是肝臟受損發炎,甚至有腫瘤時,測驗結果可能仍是正常水平。因為肝臟發炎時會釋放了酵素出來,令肝臟慢慢受損;但如果抽血那一刻,炎症剛好被免疫力抑制,受到控制,檢查結果便會呈正常水平。
一般不包超聲波、纖維化掃描
另外,肝臟超聲波可查看肝臟細胞變化,檢測腫瘤。如看到在肝臟表面凹凸不平,即代表發炎,肝已受損並留有疤痕,但通常肝炎發展至在此階段,已屬晚期。而超聲波發現異常,就需要抽細胞檢查,但穿刺抽細胞始終有風險,不可經常做。故此,建議透過非創傷性的纖維化掃描,檢測肝臟的回彈力,彈性愈差即硬度高。施蘊知表示:「如肝酵素偏高,加上肝的硬度出現變化,代表病毒開始活躍。治療目標就是希望在這階段發現問題,及早用藥控制。」另外,亦要配合乙肝病毒基因(HBV DNA)及甲胎蛋白血液測驗,前者可了解病毒數量,病毒愈多代表愈活躍,病發風險大,後者則可偵測癌症。但坊間大多體檢套餐,只包括甲胎蛋白血液測驗,一般都不包括超聲波、纖維化掃描及HBV DNA這3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