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苦瓜清心明目 助瘡瘍癒合
「消渴病與糖尿病有重疊相似之處,但兩者並不完全相同。糖尿病的典型表現為多尿、口渴多飲、易飢多食、體重下降,部分徵狀與消渴病類似。譬如病人口乾、飲很多水,中醫便會聯想到與上消有關。」麥俊堅分享其中一個消渴病的個案,病人有定期看西醫,驗血沒有糖尿病,不過到中醫看症時發現患有消渴病的中消。簡言之,消渴病患者未必有糖尿病。
那麼苦瓜對於消渴病有沒有作用?
麥俊堅認為,苦瓜對上消患者較為有幫助,「苦瓜的主要功效是清心熱。其中,上消與心肺熱有關」。根據中醫古籍記載,《滇南本草》及《本草綱目》提到苦瓜,苦、寒、無毒;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隨息居飲食譜》亦有對苦瓜的描述:「熟則色赤,味甘性平,養血滋肝,潤脾補腎。」麥俊堅指出,苦瓜味苦性涼,清熱明目,有助瘡瘍癒合,緩解盛夏心煩身熱,治療目痛屬心火引起者,「在中醫角度,苦瓜屬於食材,性味相對平和。但味苦性涼,不宜經常進食」。

麥俊堅(受訪者提供)
雜糧粥減消渴徵狀
想減低消渴徵狀,麥俊堅推介雜糧粥,有清泄胃熱、健脾補津的功效,適合中消氣津兩虧、多食易飢、口乾多飲、大便乾結的人士服用。
雜糧粥
材料:蓮子(去芯)15克、芡實15克、雪耳15克、綠豆15克、紅豆15克、生薏米15克、冰糖適量(以微甜為度,不超15克)、水約700毫升
製法:綠豆、紅豆、蓮子、芡實浸泡1小時,瀝乾備用;除雪耳外,其他材料加入水中,煎煮30分鐘;雪耳浸泡15分鐘,去芯洗淨;最後10分鐘加入雪耳及適量冰糖調味
功效:全部材料均為甘味;甘味入脾,能補益脾胃;雪耳養陰生津,補脾開胃
相關文章:
【中醫治療】穴位貼士:對應「三消」 按穴清熱滋陰
【夏日系列】吃粥消暑熱 養胃補氣祛濕
【中醫治療】養生帖﹕夏季養陽之灸
【中醫治療】烏髮食療:黑豆湯、芝麻糊 滋養肝腎
中西藥隔8小時食 一樣相冲 體內相遇影響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