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病人無法吞口水 以「內窺鏡吞嚥練習」 兩月可拆胃喉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東華醫院去年率先試行言語治療師主導的「內窺鏡吞嚥訓練」,透過內窺鏡幫助病人學習各種吞嚥練習,病人可從熒幕看到吞嚥時的肌肉活動情况。有小腦及腦幹中風病人一度無法吞嚥口水,在接受訓練兩個月後成功拆除鼻胃喉,稱內窺鏡可即時看到聲帶等肌肉結構,更易理解言語治療師指示。醫管局稱年輕中風病人對吞嚥訓練需求大,但擴展服務需視乎人手及資源。

小中風後遺症, 中風面癱, 中風, 面癱 中風, 中風經絡按摩順序, 中風按摩穴位, 面中風, 中風復健要多久, 中風穴位, 中風言語治療, 談笑用兵 中風, 中風 面癱, 中風康復的秘訣, 中風先兆麻痺, 中風穴位按摩, 中風後頭暈怎麼辦, 小中風多久會好, 中風口號, 眼睛中風後遺症, 中風後可以按摩嗎, 中風 談笑用兵, 中風 康復, 中風康復, 糖尿病 中風, 眼中風後遺症, 眼中風手術, 中風談笑用兵, 中風 按摩, 中風住院多久香港, 輕微中風後遺症, 中風康復的秘訣加快復健速度, 中風後頭痛, 中風後治療, 小中風 後遺症, 筋膜槍 中風, 小中風會痊癒嗎, 中風 穴道, 中風手術時間, 中風 穴位, 中風黄金3小時, 中風後穴位按摩, 眼中風 治療, 頭暈 中風, 筋膜槍中風, 世界中風日, 輕微腦中風會好嗎, 輕度中風, 中風食物, 中風先兆, 中風復康, 嘴角抽搐中風, 中風後護理, 中風急救, 中風前兆, 中風後遺症, 中風 徵兆, 中風原因, 中風後的言語治療, 中風按摩, 中風可以按摩嗎, 急性中風治療, 中風徵兆, 糖尿病中風, 中風復康護理, 臉部中風治療, 中風 復 康, 中風 成因, 心臟衰竭中風, 中風 治療, 小中風先兆, 急性中風, 中風 先兆, 中風康復治療, 中風治療, 談笑用兵小中風, 輕微 中風 症狀, 中風吞嚥困難飲食, 小中風後的保養, 輕微中風症狀, 中風可以腳底按摩嗎, 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預防中風, 低血壓中風, 中風黃金時間, 中風先兆 麻痺, 中風風險檢查, 中風護理措施, 腦中風原因, 眼睛小中風, 中風後, 中風視力恢復, 中風 治療費用, 中風復康院舍, 中風檢查, 小中風原因, 按摩中風, 中風 言語治療, 心源性中風, 中風復健按摩, 中風康復時間, 糖尿病會中風嗎, 小 中風 後遺症, 中風穴道, 按摩 中風, befast 中風, 中風 預防, 中風復康治療, 按摩槍中風, 中風推拿, 眼中風治療, 輕微中風會好嗎, 中風 診斷, 耳中風治癒率, 急性耳中風, 急性 中風, 中風徵狀, 輕微中風復健, 中風手腳無力穴道, 中風後言語治療, 糖尿病中風飲食, 面部中風, 臉部中風前兆, 中風後遺症治療, 中風預防, 中風 原因, 腦中風前兆, 中風復健, 中風語言訓練, 中風黃金治療時間, 中風黃金三小時, 小中風, 輕微中風, 中風 會 好 嗎, 小中風飲食, 頭痛 中風, 中風的前兆, 中風 肺炎, 中風 復康, 中風可以推拿嗎, 鍾伯光中風, 小中風治療, 中風美術研究所, 中風 後遺症, 中風 黃金時間, 中風復健每日走路2小時, 腳中風, 中風復康中心, 中風攣縮, 中風 穴位 按摩, 中風穴道按摩, 腦幹中風症狀, 中風 血糖, 突然中風, 輕微中風運動, 中風復康運動, 中風治療黃金期, 中風 運動, 胃中風, 臉部小中風, 中風心理輔導, 肺中風,
中風病人無法吞口水 以「內窺鏡吞嚥練習」 兩月可拆胃喉
東華醫院去年起試行「內窺鏡吞嚥訓練」,腦幹及小腦中風病人鄭先生(右)接受訓練兩個月後便可拆除鼻胃喉。旁為醫管局港島西聯網言語治療服務統籌及部門經理黃潔(左)、東華醫院言語治療師巫君諾(中)。(黃志東攝)

言語治療師主導「內窺鏡吞嚥練習」 看肌肉、食物流向給指示

醫管局約13年前開始發展由言語治療師「執鏡」,做吞嚥困難診斷,言語治療師須先接受相應培訓。在此基礎上,東華醫院去年起試利用內窺鏡做吞嚥訓練,言語治療師在病人鼻孔置入軟式內窺鏡,引導病人吞食添加食用色素的食物或液體,並透過熒幕即時看到不同組織結構的活動及協調,以及食物流向。

病人需具語言理解能力 東華主要對象中風病人

醫管局港島西聯網言語治療服務統籌及部門經理黃潔稱,有外國研究指出健康人士透過內窺鏡學習吞嚥動作效果較好,團隊受此啟發。她稱內窺鏡吞嚥訓練的病人需具備一定的語言理解能力,現時東華醫院主要向中風病人提供訓練,指年輕中風病人對吞嚥訓練的需求大,會研究向其他病人提供服務,如鼻咽癌患者等。

黃潔續稱,訓練通常由一名言語治療師及一名助理進行,一次訓練時間約為一小時,現時每日能做五六次訓練。至於何時擴展至其他公院,黃說需視乎人手、設備等資源。



相關閲讀:【中風治療】正視中風迹象應用人工智能精準評估病情 擴闊黃金「治療窗」


個案:小腦、腦幹中風  經5次訓練吞嚥能力恢復八九成

55歲的鄭先生去年10月突然小腦、腦幹中風,左側出現無力和麻痹徵狀,無法吞嚥口水,常被口水「濁親」,需用吸痰機清口水,慨嘆「好絕望,連吞口水這樣與生俱來的動作都做不到」,需插鼻胃喉維持營養。他接受5次內窺鏡吞嚥訓練後效果顯著,去年12月中可拔除鼻胃喉出院,目前吞嚥能力已恢復至中風前的八九成。


相關閲讀:吞嚥困難|經常「濁親」、「落錯格」?了解吞嚥動作4階段 及早處理免致吸入性肺炎


一般中風至拆鼻胃喉需時140天 進度視乎病人理解能力

為鄭先生提供訓練的東華醫院言語治療師巫君諾表示,根據文獻,腦幹中風病人由中風至拆除鼻胃喉所需時間的中位數為140天,鄭先生僅用兩個月屬「驚人」表現。巫稱目前仍有兩三名中風病人接受上述訓練,惟每個人理解情况不同,進度不一。

至於發展方向,黃潔稱將繼續發展由言語治療師主導的內窺鏡吞嚥檢查並加強培訓,也研究擴展應用至其他言語復康範疇,如聲線障礙復康訓練,唇顎裂訓練等。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