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每10個患乙肝4個不自知 篩查年內推 先驗家人帶病毒者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過去兩年《施政報告》均提出要展開「乙型肝炎篩查計劃」,醫衛局長盧寵茂昨(28日)稱今年內會推出,針對1988年前出生、未曾接種乙肝疫苗的高風險人士,首階段會為家庭成員是乙肝帶病毒者的市民篩查,預計篩查人口約30萬。有學者表示,本港約5%人是乙肝帶病毒者,當完成較高風險患者篩查後,亦值得做全民篩查。

盧寵茂:每10個患乙肝人士4個不自知

本港1988年起為所有初生嬰兒提供乙肝疫苗接種,盧寵茂昨於商台《政好星期天》表示,1988年前出生市民中7.8%為乙肝帶病毒者,較其他群組高,若他們未曾接種乙肝疫苗,就屬高風險人士。

盧寵茂表示,每10個患乙肝的人有4個不自知,乙肝亦有家庭聚集特性,不少是母嬰感染,當中有個案的兄弟姐妹均帶病毒 ,如家庭成員是乙肝帶病毒者,該市民風險會特別高,故為首階段篩查目標。


相關文章:【肝癌組織碎化技術】Histotripsy超聲波堆疊微氣泡消滅癌細胞 原發或轉移性肝癌適用


納慢病共治 「共付額」一半

盧又說,乙肝篩查計劃會置於「慢病共治平台」,模式與篩查糖尿、高血壓患者為目標的「慢病共治計劃」相同,市民需要「共付」的比例則大致「一半一半」。他指出,粗略估計全港乙肝帶病毒者共有約70萬家庭成員,其中40%適合篩查,會分階段推行計劃,初期會篩查約30萬人口。

父母屬乙肝帶菌者 值得篩查

港大內科學系講座教授袁孟峰向本報表示,如父母是乙肝帶病毒者,無論於1988年前或後出生的人,均值得做篩查,前者風險最高危。他說如市民不肯定自己曾否接種乙肝疫苗,可先檢驗有否染上乙肝病毒,才決定下一步方案。他說,本港約5%人為乙肝帶病毒者,當上述兩個群組市民篩查後,政府亦值得考慮做全民篩查。

另外,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委託本地大學展開以人工智能協助肺癌篩查。盧寵茂說,肺腺癌個案不斷上升,亞洲非吸煙年輕女性患病風險高,正考慮針對該群組篩查。他又指癌症篩查計劃需「以風險為本」,政府要善用資源。


相關文章:孕婦帶乙肝病毒嬰兒接種疫苗九成半見效 未見抗體或因免疫系統未成熟


【乙型肝炎】每10個患乙肝4個不自知 篩查年內推 先驗家人帶病毒者
本港每10個患乙肝的人有4個不自知。(網上圖片)
  1. 哪些人是乙型肝炎篩查的首階段目標?為什麼?

    首階段主要針對 1988年前出生、未曾接種乙肝疫苗,且家庭成員是乙肝帶病毒者 的市民。因為1988年起香港才為所有初生嬰兒提供乙肝疫苗,這一群人未必有免疫保護;加上乙肝有母嬰及家庭聚集傳染特性,若家人帶病毒,感染風險更高,因此成為高危篩查對象。

  2. 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曾接種乙肝疫苗,應該怎麼辦?

    專家建議,若市民不清楚自己是否已接種過乙肝疫苗,可以先透過驗血檢查,確認有否感染乙肝病毒。若已帶病毒,需進一步跟進及監測;若沒有帶病毒,醫生會再建議是否需要接種疫苗,以獲得保護。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