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停課多月!香港小童群益會調查發現,期間約八成兒童精神狀况健康,惟約四成受訪家長的情緒及精神健康狀况達「需關注水平」,有三成家長認為親子衝突比疫情前多,原因包括子女常用手機。團體提醒,復課後家長要與子女協調作息時間,家長亦要體諒子女復課後或仍需使用電子器材作網上學習。
調查:停課致四成家長情緒「需關注」
調查於2月8日至3月14日以網上問卷及電話方式,成功訪問507名9至17歲兒童及475名家長,並於本月初做個案訪問,深入了解11名介乎小一至中五基層兒童或家庭的狀况。調查以「一般健康量表」量度兒童及家長的情緒及精神健康狀况,0至12分中,如評分在4分或以上屬「需關注水平」。調查發現,八成兒童的情緒及精神狀况在健康水平。小童群益會研究及發展經理趙振雄分析,結果顯示兒童不太擔心疫情,反因突如其來的假期而稍為放鬆,但家長的情緒及精神健康狀况則普遍較兒童差,有逾四成受訪家長的精神狀况達到需關注水平。
八成兒童情緒及精神狀况「健康水平」
調查亦發現,有三成家長認為親子衝突比疫情前多,逾半家長稱衝突原因是要經常叫子女學習或做功課及因子女常用手機。小童群益會總幹事陳健雄表示,家長在疫情期間擔心疫情、經濟狀况,復工復課亦令家長感壓力,籲家長關注自己精神健康,而復課時間表與以往不同,要多與子女協調。
醫生:學生復課多帶備口罩 避免擁抱保持社交距離
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昨於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提醒學生上課宜額外帶備一至兩個口罩,也要帶信封暫存口罩。學生多日不見,他提醒學生見面時應避免擁抱,「遠處揮揮手已可以」;回家後要清洗校服,可在鞋底噴稀釋的漂白水,外出用的鞋不要穿進室內。關日華續稱,同學小息時不要「一窩蜂」湧到洗手間及小食部,宜保持社交距離,不宜聚在一起聊天,進食時亦要分開。
專題系列文章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