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可是,有些醫生遇到「喉嚨發炎」的病人,一定處方抗生素,你說他們不對,他們會反駁說單憑病徵,實無法百分之百確定病人沒有細菌感染,在這情况下,處方抗生素是最保險的做法。這說法也不全是歪理,的的確確有感染了好像肺炎鏈球菌等惡菌的病人,最初只是「喉嚨發炎」,但很快便急轉直下演變為肺炎和敗血症,甚至死亡。要是他們在病發之初便接受抗生素治療,可能挽回一命。這類病人雖屬極少數,但醫生堅持「有殺錯,無放過」才是萬全之策,也拿他沒法。
過度使用抗生素,的確是導致抗藥性細菌蔓延的根源,但「多用」是不是一定等同「濫用」呢?在歐美等西方國家,每一千名新生兒中,約有二至三個會患上淋病菌(Gonococcus)或砂眼衣原體(Chlamydia trachomatis)導致的嚴重眼睛發炎。這些病菌潛藏在母親陰道,嬰兒出生時便可能受到感染。故在歐美國家,護士都會給每個初生嬰兒滴抗生素眼藥水或塗抹抗生素眼藥膏,作為預防措施;可是,為了一小撮有需要的嬰兒,要給所有新生兒施用抗生素,算不算過度使用,甚至濫用呢?
落後地區全民用藥起保護
全民服用抗生素,醫學界絕對不能接受。可是,在感染病殺人無數的落後地區,情况卻不一樣。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埃塞俄比亞進行一個有六萬多人(其中一萬八千人萬是一至九歲的兒童)參與的大型研究,探討一劑量的阿奇霉素(Azithromycin,一種紅霉素類的抗生素)的保護作用。結果發現,曾服用抗生素的一至九歲兒童,一年內的死亡率,是沒有服用抗生素的同齡兒童的一半。研究結果二○○九年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後,陸續有其他類似研究證實全民服用抗生素在發展中國家的保護作用。看來「多用」和「濫用」的關係,在不同地方不同環境可能有不同的界定。
文:霍泰輝(中大副校長,兒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