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近家中有長輩離世,讓我感到人生無常,要好好珍惜與家人的時光。這也勾起了我和婆婆的回憶。我有兩個婆婆,分別是大婆婆和細婆婆,她們下廚都非常出色!每逢過節,婆婆們必定親自下廚,炮製椰汁年糕、蘿蔔糕、糉子。她們弄的蘿蔔糕非常足料,啖啖都是炒過的臘肉、冬菇和蝦米。自她們離世後,這份蘿蔔糕味道,只能停留在回憶裏。此後當我想細味回憶中的味道,只能夠於茶樓點蘿蔔糕,讓我再次走進和婆婆慶祝節日的回憶隧道。
中國傳統節慶對於很多長輩尤其重要。它們的意義不止於文化和生活習慣,節慶食品凝聚和維繫我們與家人的關係,為很多家庭製造不少美好回憶。為了讓長輩帶來歡樂和滋味,感受到節日喜悅和建立美好回憶,我們在過去的中秋化身「茶樓伙記」,與一所專門服務腦退化症患者的機構合辦「流動軟餐點心車」活動,為有吞嚥困難的長者炮製經典港式點心軟餐,讓他們度過一個快樂的中秋。
活動開始前幾周,我們便馬不停蹄準備活動所需物資,為了製造茶樓氣氛,特意張羅一部點心車,佈置得似模似樣。還記得活動當日,我們懷着興奮又緊張的心情,穿上「伙計」服裝、披搭一條「祝君安好」毛巾,仔細消毒雙手、衣物、煮食工具,以確保食物和個人衛生。軟餐廚師馬師傅即場製作多款精緻點心,包括燒賣、牛肉球、叉燒腸粉,還有中秋必食的應節月餅!廚師現場切菜、燒水、下鍋,點心新鮮滾熱辣出爐,食物香氣加上碗筷碰撞聲響相互交織,進一步提升長者食慾。每當廚師完成一道菜式,小二們就會在「登登登櫈」的傳統茶樓音效下,推着點心車在老友記當中叫賣巡迴,逐一為老友記端上色、香、味俱全的港式經典點心。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