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周三,是太太生辰的大日子。這個晚上,我們沒有燭光晚餐,因為各自工作至八時半才回到家裏。我沒有預備什麼生日禮物,因為太太對珠寶、名牌手袋、化妝品通通都沒有興趣。就連生日蛋糕也沒有,因為她不喜歡甜品。生日,就跟平日一樣,平平淡淡地度過。
一家人放下手機開飯
一如以往,一家人於晚上八時半開飯。對我來說,晚飯是每天最寶貴的時光,因為一家人可以聚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我的家有一個規矩,就是不可以用「手機送飯」。我自問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手機奴隸」,就連睡覺也機不離手,分分秒秒都與源源不絕的電郵或信息搏鬥。兩個女兒也經常沉醉於虛擬的網絡世界。幸運的是,一家人都覺得閒話家常比用手機上網更開心,所以每晚各人都很合作地放下手機才吃飯。
一家人真的有這麼多話題嗎?當然,我不可能期望孩子明白自己的工作壓力和煩惱。同樣地,我也未必完全體會女兒為何因着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而悶悶不樂。原來我們都不知不覺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人與人變得愈來愈疏離。緊握着手機的「低頭一族」,可能只是反映自我疏離的現象,而並不是手機的發明把人與人的距離拉遠,也許我們不應把所有責任都推卸到網絡世界。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