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亞熱多地爆發 衛健委:可母嬰傳播 暫無疫苗

分享此內容:

基孔肯雅熱(CHIK)個案數量在廣東省急升,澳門及深圳亦先後錄得病例,本港則未有確診個案。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指,基孔肯雅熱潛伏期短,傳播能力較登革熱強,加上港人熱衷旅遊,料香港出現輸入個案風險高,或會出現局部本地傳播,但變為風土病的機率極低。[編按:此外,國家衛健委昨指出基孔肯雅病毒(CHIKV)可發生母嬰傳播,罕見情况下可經輸血或接觸患者血液傳播;目前內地尚無可供使用的CHIKV疫苗,CHIK尚無特定藥物治療方法,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避免使用阿士匹靈,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藥物,不推薦使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球蛋白。]

基孔肯亞熱多地爆發 衛健委:可母嬰傳播 暫無疫苗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指,基孔肯雅熱傳播能力較登革熱強,加上港人熱衷旅遊,香港出現輸入個案風險高,但變為風土病機率極低。(資料圖片)

歐家榮:本港出現基孔肯雅熱個案機率高 或有局部本地傳播

歐家榮(31日)出席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時表示,今年基孔肯亞熱「來勢洶洶」分別在多地爆發,全球今年已錄得約22萬宗確診個案,主要來自位於南美、印度洋島國等地區;而據衛生署了解,目前廣東省共錄得約6100宗,當中九成來自佛山順德。 目前香港雖未有確診個案,但歐家榮認為由於基孔肯亞熱潛伏期短,傳播能力強,亦容易出現第二代及第三代傳播;加上香港天氣現時炎熱有利蚊子滋生,港人亦喜歡外遊,香港容易出現輸入個案。但他強調,本港有良好監察系統,例如會向病人查詢曾到過什麼地方並通知食環署,在有關地點周邊範圍內大規模滅蚊,因此基孔肯亞熱在香港變成風土病的機率極低。

他又說,衛生署得知廣東省爆發基孔肯雅熱後,已在香港各陸路口岸加強宣傳教育,呼籲市民做好防護措施,同時已建議全港醫生及醫院留意可疑個案,若發現患者懷疑感染基孔肯雅熱,將要求做進一步檢測和治療。

基孔肯亞熱多地爆發 衛健委:可母嬰傳播 暫無疫苗
廣東當前已進入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流行季節,佛山累計病例超過6000宗,緊鄰佛山的廣州連日加緊滅蚊作業。圖為7月25日廣州越秀區龍騰社區工作人員噴灑藥物滅蚊。(羊城晚報)

相關閲讀:佛山爆基孔肯雅熱  世衛發警告免大規模爆發 袁國勇:可致嚴重關節炎、心臟病


衛健委:基孔肯雅熱可母嬰傳播 暫無疫苗

國家衛健委昨發布基孔肯雅熱(CHIK)診療方案(2025年版),指出基孔肯雅病毒(CHIKV)可發生母嬰傳播,罕見情况下可經輸血或接觸患者血液傳播;目前內地尚無可供使用的CHIKV疫苗,CHIK尚無特定藥物治療方法,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避免使用阿士匹靈,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藥物,不推薦使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球蛋白。

新診療方案在2008年版基礎上,由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內文提到,醫療機構發現CHIK疑似病例、臨牀診斷病例和確診病例,應於24小時內通過中國疾控信息系統網絡直報;醫院對疑似、臨牀診斷和確診病例急性期須採取防蚊隔離措施。 佛山政府周二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Ⅲ級響應,昨起在全市啟動為期一周的成蚊消殺重點攻堅行動。廣州疾控中心前日發布蚊媒傳染病傳播風險區域,目前全市11區均有區域開展蚊媒傳染病疫情處置,存在傳播風險。


相關閲讀:【世界肝炎日】乙肝病毒可經母嬰傳播  抗病毒藥物減母嬰傳播風險


美擬發旅遊警告 京:可防可治可控

彭博報道,由於CHIK感染病例在中國增加,美國疾控中心計劃對中國發布旅遊警告。中國外交部昨稱當前疫情可防可治可控,中國政府將一如既往為境內外遊客提供舒適、安全、便利的旅行環境。全國CHIK疫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周二召開,強調要採取果斷防控措施,開展多渠道監測預警,防範疫情外溢擴散和境外輸入。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