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乳癌和子宮頸癌是威脅香港女性健康的兩大殺手。儘管大家的關注日益提升,但女性接受癌症篩查的比例仍然偏低。有調查指,只有約四成香港女性曾接受子宮頸癌篩查,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70%覆蓋率標準。一般來說,篩查不僅能及早發現癌前病變,更是提升治癒率、降低死亡風險的關鍵。
香港每14婦女 1人75歲前患乳癌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2022年有5182宗乳癌新症,平均每14名婦女中便有1人在75歲前罹患乳癌。過去30年間,乳癌發病率每年上升約2%,近10年更加速至2.4%,是本港女性第三大致命癌症。2023年佔女性癌症死亡人數13.1%。其年輕化趨勢亦見顯著,40歲以下患者數目持續增加,有年輕患者不足20歲。
另外,子宮頸癌在女性常見癌症中排名第九,近年新確診數字更迅速上升,以2022年為例,錄得522宗新症,較2011年增加逾三成。令人擔憂的是,逾四成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嚴重削弱治療成效。
JUMP招聘及進修博覽2025 多間參展機構︱即場搵工面試 10月25日﹙六﹚旺角見! 立即報名 |
乳房X光造影助及早診斷
乳房X光造影是目前較常用的乳癌篩查方法,應用於政府推行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協助及早診斷:在7785名接受篩查的婦女中,發現68宗乳癌確診個案,當中97%為早期(第二期或以下),有助提升治療成功率。數據顯示,早期乳癌(第一期)5年存活率近乎100%,相比之下第四期患者僅約三成。可見及時發現乳癌不僅能提高存活機會,更讓患者有機會選擇較溫和的治療,如保留乳房手術,維持生活質素。
相關文章:【零期乳癌的7個問題】比第一期更早期 乳房變異無聲無息 定期檢查成揪出癌細胞關鍵
柏氏抹片揪出癌前病變
子宮頸癌是少數通過篩查能有效預防的癌症。女性定期接受柏氏抹片檢查,可以在癌前病變階段檢測異常細胞,及時治療避免演變成癌症。持續定期接受篩查的婦女,子宮頸癌死亡風險更可降低九成。
香港現時除了傳統的抹片檢查外,坊間亦提供HPV自我採檢服務,靈敏度與醫護人員採樣相若,同時重視私隱,讓婦女可彈性選擇。臨牀數據顯示,第一期子宮頸癌患者5年存活率逾九成,而晚期患者(第四期)僅不足兩成,突顯早期篩查的重要。
34%女性怕痛 不願接受篩查
根據羅氏診斷(Roche Diagnostics)2024年亞太區女性健康調查發現,香港女性不願接受癌症篩查常見原因包括:害怕檢查帶來痛楚(34%)、認為自己沒有健康問題(18 %),以及工作太忙(17 %)。然而,柏氏抹片檢查只需數分鐘,大多數只會感到輕微不適,類似經痛感。乳房X光造影需將乳房輕壓,但過程短暫,現代醫療設備亦已大幅減輕不適。
癌症早期多無明顯症狀,即使沒有不適都應該定期檢查,絕不可等有病徵才行動。香港有完善的社區篩查服務,例如樂妍站,是地區康健網絡服務點,為符合資格婦女提供以預防為本的個人化基層醫療服務,基本服務每次收費介乎80至250元,須先到地區康健中心/站登記成為會員。
乳癌與子宮頸癌並非遙不可及的威脅,及時篩查是守護女性健康的最重要基石。透過定期篩查,及早發現異常及接受治療,大幅提升治癒機會與存活率。把篩查當作定期健康管理,不要讓癌症偷走你的健康,為自己和家人守護美好的未來。
相關文章:【子宮頸癌】柏氏抹片+驗HPV最準 Vs 自行採樣3法:陰道分泌物、尿液、經血樣本知多啲
文:陳卓盈
(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護理統籌主任)

為什麼即使沒有不適,也應定期做乳癌或子宮頸癌篩查?
乳癌與子宮頸癌在早期階段往往沒有明顯症狀,等到出現不適時,多數已屬中晚期,治療難度和死亡風險都大幅增加。
常見的婦科癌症篩查方法有哪些?
目前主要有以下兩種常見篩查方法:
1️⃣ 乳房X光造影(Mammogram):
・用於檢測乳癌,能偵測未能觸摸到的早期腫瘤。
・檢查時需輕壓乳房,過程短暫,現代儀器已大大減輕不適。
・建議40歲或以上女性定期進行。
2️⃣ 柏氏抹片檢查(Pap Smear)或HPV自我採檢:
・用於檢測子宮頸癌及癌前病變。
・過程僅需數分鐘,大部分女性只會感到輕微不適或短暫壓迫感。
・HPV自我採檢靈敏度與醫護採樣相若,並提升私隱度與彈性。
分享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