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手指出現紅腫熱痛,別以為單純是過度操勞所致,也有可能是免疫系統異常反應引起的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一旦延誤治療會令關節持續受到侵蝕而出現無法逆轉的變形,或妨礙日常生活和工作,簡單如拿筷子、寫字、開瓶蓋、梳頭及刷牙等都成問題,嚴重時更會走路不穩及要以輪椅代步。反之若能把握發病後首兩年的治療黃金期接受適當跟進,則很大機會可以控制病情,保持關節的活動能力。
養和醫院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珮珊醫生指,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免疫系統引起的疾病,患者以女性較多,成因未明,但估計與遺傳及環境等因素有關,令身體產生抗體並攻擊自身的組織而引起關節炎症,產生紅、腫、熱、痛等症狀。
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性佔多 發炎情况惡化始求醫
據估計,大約1%的人口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以人口推算,本地便有逾6萬名病人。陳醫生表示,由於患者通常較為年輕,不乏20多歲人士,對其學業、工作,以至家庭等日常生活都帶來很大影響。「曾有30出頭的女病人,最初只有一兩處關節發炎,覺得並沒有接受診治的迫切性,遂令病情逐漸惡化,甚至痛至無法起床才求醫,結果年紀輕輕由家庭照顧者變為需要被照顧的病人。」
她稱,持續的炎症會侵蝕關節,令病人即使執行一些簡單的細微動作也會變得困難,如扣鈕、開門、擰開瓶蓋、梳頭及洗頭等;若波及下肢關節則可影響日常行動,甚至平日走路亦容易會跌倒。過去更有些較年長的病人,求醫時已經手指彎曲變形,更甚是已需要坐輪椅。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