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衰竭患者 爭取黃金120小時換肝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患急性肝衰竭的九巴職員江振超未等到換肝便離世,瑪麗醫院肝臟移植外科副主任陳智仁解釋,急性肝衰竭由病發起計5天,即120小時的黃金時間內換肝,救活機會逾80%,部分最嚴重病人更需在1至2日內換肝,而輪候時間愈長,出現細菌感染和腦損傷的機率愈高,手術成功機會銳減,即使有適合的肝臟,可能已不適合做手術。

嚴重感染細菌難換肝

陳智仁稱,器官衰竭易感染細菌,多數由肺炎和尿道炎開始蔓延至多器官衰竭。港大外科學系名譽臨牀教授陳詩正則稱,感染輕微仍可換肝,但嚴重至「半邊肺白了」、血液能培養到細菌、有真菌感染等,即使換肝亦未必能存活,屆時便未必會安排換肝,「每一次做這些決定都很艱難」。

陳智仁稱,急性肝衰竭患者肝功能差,身體積聚毒素,會出現腦水腫甚至腦出血,或致腦部永久損傷,換肝亦未必能醒來。陳詩正說,臨牀上會為病人做電腦掃描、瞳孔反應等檢查腦功能。

除了急性肝衰竭病人外,輪候換肝的還有慢性肝衰竭和肝癌患者。陳詩正稱,肝癌腫瘤數目愈多、體積愈大,癌復發率愈高,若病人在輪候中病情轉差,手術後復發機率非常高,或會被評為不適合做換肝移植,會繼續接受其他抗癌治療。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organ-donation-card.jpg;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